[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灌肠的肛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7884.3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1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单珍珠;周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耿锟锟 |
地址: | 21407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灌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灌肠的肛管,包括两端开口的软管体,软管体的一端设有与灌注器相连的连接头,另一端设置为出液端,在靠近出液端的软管体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液小孔。本实用新型在靠近软管体出液端的管体上设有若干个出液小孔,使药液与肠壁接触更紧密,在操作中也不容易发生堵管,另外,在管体外表面上加上了刻度,使操作者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插入深度;另外通过连接头使肛管与灌注器相连,可以方便连接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灌肠的肛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在为病人进行保留灌肠时,多采用一次性灌肠袋、输液器插入清洁消毒后的500ml玻璃瓶或灌注器连接吸痰管。一次性灌肠袋的肛管太粗,不适合保留灌肠;输液器插入清洁消毒后的500ml玻璃瓶,物品准备繁琐,时间长,在有多为病人需要灌肠时,时间来不及,且有盖子松脱,药液外漏的风险;灌注器连接吸痰管,对插入深度不好把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用于灌肠的肛管,具体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灌肠的肛管,其特点是:包括两端开口的软管体,软管体的一端设有与灌注器相连的连接头,另一端设置为出液端,在靠近出液端的软管体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液小孔。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连接头为圆锥状,其小端与软管体相连,在连接头的内表面上设有连接螺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出液小孔设有4个,沿软管体长度方向均匀交替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出液小孔的孔径为3mm-8mm,每相邻两个出液小孔中心之间的间距为5mm-15mm。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出液小孔为喇叭状,外端口大往里逐渐变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软管体的表面标识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软管体的表面上涂有润滑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靠近软管体出液端的管体上设有若干个出液小孔,使药液与肠壁接触更紧密,在操作中也不容易发生堵管,另外,在管体外表面上加上了刻度,使操作者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插入深度;另外通过连接头使肛管与灌注器相连,可以方便连接和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灌肠的肛管,包括两端开口的软管体2,软管体2的总长度为50cm,软管体2的表面标识有刻度,刻度可以为15cm、30cm、45cm等,使用刻度,可以方便操作者能精确的控制插入深度。软管体2的一端设有与灌注器相连的连接头1,另一端设置为出液端4。
所述连接头1为圆锥状,其小端与软管体2相连,在连接头1的内表面上设有连接螺纹,方便与灌注器相连。在靠近出液端4的软管体2上均匀设有4个出液小孔3,4个出液小孔3沿软管体2长度方向均匀交替设置。所述出液小孔3的孔径为4mm,每相邻两个出液小孔3中心之间的间距为8mm。所述出液小孔3为喇叭状,外端口大往里逐渐变小,这样药液从出液小孔3出来时呈扩散装,可以增大与肠壁的接触,并且不容易发生都孔现象。在软管体2的表面上涂有润滑涂层,可以方便插入,减少患者的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中医医院,未经无锡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7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护理用躺椅
- 下一篇:用于颈前路ACAF手术的提拉椎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