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相变式油田加热炉节能提效环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17685.2 | 申请日: | 202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3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菲;李金霜;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菲 |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1/36;F28F21/08 |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朱培杰 |
| 地址: | 725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相变 油田 加热炉 节能 环保 装置 | ||
一种热管相变式油田加热炉节能提效环保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油田加热炉排出的烟气温度高而使热效率低、污染环境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由换热体隔板(14)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受热箱(2),上部为放热箱(6),所述受热箱(2)上分别设有烟气入口(1)和烟气出口(10),放热箱(6)上分别连接有介质入口(13)和介质出口(12);所述换热体隔板(14)上固定有若干根热管(9),热管(9)上下两端分别置于放热箱(6)和受热箱(2)内。该热管相变式油田加热炉节能提效环保装置可以降低烟囱的高度,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热效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热管相变式油田加热炉节能提效环保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采输油过程中,要用到给采出液含水污油加热提温的装置---加热炉。目前油田常规使用的加热炉中,有很大一部分为二合一或卧式加热炉,这种负压加热炉自油田建设初期就开始服务于油田原油加热领域,由于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生产成本低加上结实耐用,延用至今已近六十年,目前在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等油田都还占有相当大份量。由于这种加热炉需要靠烟囱的引射力产生负压来满足燃烧器燃烧需要,因此烟囱都比较高,一般都在19米以上,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高烟筒最大的缺点就是造成排烟温度过高,而加热炉排出的烟气温度太高就会影响加热炉的热利用率。目前常用的负压加热炉,热效率普遍较低,大多都在78%以下,排烟温度大多都在260℃左右,部分加热炉排烟温度达到了330℃,其中卧式圆筒炉(俗称高效炉)排烟温度都在300℃以上。加热炉热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源可使用率。加热炉效率低,就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这和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是背道而驰的。油田加热炉高温烟气排放不但造成大量热能浪费,同时也污染环境,如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出台政策要求烟囱“脱白”,旨在降低烟囱排放温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油田加热炉排出的烟气温度高而使热效率低、污染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相变式油田加热炉节能提效环保装置,该热管相变式油田加热炉节能提效环保装置可以降低烟囱的高度,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热效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解决高烟囱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管相变式油田加热炉节能提效环保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换热体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受热箱,上部为放热箱,所述受热箱上分别设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放热箱上分别连接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所述换热体隔板上固定有若干根热管,热管上下两端分别置于放热箱和受热箱内。
所述热管为单体管,每根热管下端位于受热箱内部分的外表面缠绕有不锈钢翅片。
所述烟气入口与加热炉烟气出口相连,烟气出口与加热炉烟囱相连,所述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分别与加热炉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通过在加热炉上连接该装置,加热炉高温烟气经过受热箱,对受热箱内的热管进行加热,热管内的导热材料将热量传递到放热箱,对放热箱内的介质进行加热,一方面实现了高温烟气的二次利用,提高了热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烟气排放温度,杜绝了高温烟气直接排入大气,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降低了烟囱的高度,在烟囱处也不会出现冷凝水,进一步做到了环保,且有效规避了高烟囱的安全隐患。经过实际应用,加热炉上安装该热管相变式油田加热炉节能提效环保装置,加热炉热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节省燃料气14%,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烟气入口,2-受热箱,3-螺栓,4-壳体,6-放热箱,7-通气孔,8-观察孔,9-热管,10-烟气出口,11-排污口,12-介质出口,13-介质入口,14-换热体隔板,1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菲,未经刘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7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纳米银和卤代聚苯胺的疏水抗菌贴膜
- 下一篇:一种医疗垃圾收集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