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针美容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16346.2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2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方国洪;李隆轩;吕佳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3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文怡然 |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美容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美容仪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针美容仪,包括一种微针美容仪,包括头部、滚动部和连接件;滚动部包括金属片、隔片、转轴和导柱,金属片有偶数块,金属片的片身上开有电极孔及通过孔,通过孔的孔径大于电极孔的孔径,任意两相邻金属片的电极孔与通过孔相对;导柱有两根,导柱依次穿过所有金属片的电极孔或通过孔,导柱与电极孔固定;隔片的数量比金属片少一块,隔片上开有两个连接孔,隔片分别位于相邻的金属片之间,两个连接孔的位置分别与金属片的电极孔及通过孔相对,连接孔的孔径大于电极孔的孔径;转轴有两个,分别与两侧的金属片固定。本专利所申请的结构可以使微电流对脸部肌肉的刺激更加充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美容仪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针美容仪。
背景技术
微电流美容仪,是一种通过微电流作用于人体,补充人体生物电能,激活细胞,恢复肌肤弹性,从而解决一些皮肤问题的美容仪器。其美容的原理是,微电流可以直达真皮层,促进ATP(肌肉代谢的重要能源物质之一)增生,从而促进胶原蛋白生成。
微电流美容仪主要由导电部和控制部组成,导电部,也叫导电头,即用于与肌肤进行接触的部分。目前,市面上的微电流美容仪的导电头大都是两个球形或两个条形,电源开启后,两个球形(条形)分别带不同的电极,与肌肤接触时产生通路,形成微电流进行美容。
将导电头设置为球形或条形的好处是与脸部接触面积较大,但这类导电头由于每个电极都集成在一个球形(条形)上,循环电路的流向较为简单,导致微电流导入皮肤时对脸部肌肉的刺激不够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针美容仪,以解决现有微电流美容仪使用时导致微电流导入皮肤时对脸部肌肉的刺激不够充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微针美容仪,包括头部和滚动部;
滚动部包括金属片、隔片、转轴和导柱,其中隔片为绝缘材质,金属片、转轴和导柱均为导电材质;
金属片有偶数块,金属片的片身上开有电极孔及通过孔,通过孔的孔径大于电极孔的孔径,任意两相邻金属片的电极孔与通过孔相对;导柱有两根,导柱依次穿过所有金属片的电极孔或通过孔,导柱与电极孔固定;隔片的数量比金属片少一块,隔片上开有两个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径大于电极孔的孔径,隔片分别位于相邻的金属片之间,两个连接孔的位置分别与金属片的电极孔及通过孔相对;转轴有两个,分别与两侧的金属片固定;
转轴远离金属片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远离转轴的一端与头部固定,连接件为导电材质;
头部上固设有PCB板,PCB板与连接件电连接。
基础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为便于理解,假设所有金属片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将最左侧金属片作为第一金属片,对所有金属片进行编号。将两个导柱作为第一导柱及第二导柱,第一导柱穿过第一金属片的电极孔,即,第一导柱与第一金属片固定。由于任意两相邻金属片的电极孔与通过孔相对,导柱依次穿过所有金属片的电极孔或通过孔,第一导柱会穿过第二金属片的通过孔,即,第一导柱与第二金属片之间没有接触。依次类推可知,第一导柱与所有的基数金属片均接触,且第一导柱与所有的偶数金属片均不接触。
电源开启后,头部的PCB板通过连接件将两个电极分别传导至两个转轴,使左侧转轴与右侧转轴带不同的电极。由于左侧转轴与第一金属片固定,而第一金属片与第一导柱接触,因此,左侧转轴、第一导柱及第一金属片带相同的电极。
因此,所有的奇数金属片均与左侧转轴带相同的电极。同理,所有的偶数金属片均与右侧转轴带相同的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6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LED路灯
- 下一篇:一种匏壶白瓷酒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