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越倾斜挡墙的满堂支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16123.6 | 申请日: | 2020-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6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单晓东;王志强;杨浩;武彦杰;李红莲;王然;孙纪园;罗勇华;曾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00;E01D10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越 倾斜 挡墙 满堂 支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越倾斜挡墙的满堂支架结构,满堂支架的竖撑杆按照正常的布设密度设置,对支撑点落到斜挡墙上的竖撑杆,在每个支撑点两侧分别设置一根水平的锚杆,锚杆一端深入墙体,另一端突出于墙体外一定长度,在锚杆上搭设一横梁,每根支撑点位于挡墙上的竖撑杆下端支撑在横梁上,横梁下方对应每根竖撑杆设置一斜撑杆,斜撑杆紧贴斜挡墙墙面。本实用新型在跨越斜挡墙时能够全孔布设,与现有的门洞式结构相比,能够简化支架架设工艺,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中的支架架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越倾斜挡墙的现浇梁满堂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工程中,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梁经常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在现浇梁下方存在挡土墙等构筑物的情况下,因挡土墙较厚,且墙面倾斜,满堂支架一跨的跨度很难跨越,通常采用门洞式结构,即在挡墙处加大支架孔的跨度以跨越挡墙,但由于满堂支架在挡墙处不能全孔布置,需要增加支架在门洞上方的载荷承受能力,所采用的材料和结构都需要特殊设计,使得支架架设工艺变得复杂,施工成本也相应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满堂支架可全孔布设跨越倾斜挡的结构,无需增设门洞,从而简化支架工艺,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跨越倾斜挡墙的满堂支架结构,所述满堂支架的竖撑杆按照正常的布设密度设置,其特征在于:对支撑点落到斜挡墙墙面上的竖撑杆,在每个支撑点两侧分别设置一根水平的锚杆,所述锚杆一端深入墙体,另一端突出于墙体外一定长度,沿墙面在所述锚杆上搭设一横梁,每根支撑点位于挡墙上的竖撑杆下端支撑在所述横梁上,横梁下方对应每根竖撑杆设置一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紧贴斜挡墙墙面,斜撑杆上端支撑在横梁底面,下端支撑在斜挡墙底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斜挡墙上的支架点位处设置锚杆、在锚杆上搭设支撑梁,通过支撑梁给支架竖杆提供支撑点,从而使满堂支架在跨越斜挡墙时能够全孔布设,与现有的门洞式结构相比,能够简化支架架设工艺,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2是图1中的I-I向示意图;
图3是满堂支架的竖撑杆布点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竖撑杆按照满堂支架的正常布设密度设置,对支撑点落到斜挡墙1墙面上的竖撑杆2,在每个支撑点两侧分别设置一根水平的锚杆3,所述锚杆3一端深入挡墙1墙体,另一端突出于墙体外一定长度,沿墙面在所述锚杆上搭设一横梁4,每根支撑点位于挡墙上的竖撑杆2下端支撑在所述横梁上,横梁下方对应每根竖撑杆设置一斜撑杆5,所述斜撑杆5紧贴斜挡墙1墙面,斜撑杆上端支撑在横梁底面,下端支撑在斜挡墙底部。
为保证斜撑杆的稳定,在相邻斜撑杆5间,以及每根斜撑杆5和与其相邻的竖撑杆2间均通过平联杆6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根据满堂支架的竖撑杆设计密度,预先画出所有竖撑杆的支撑点位7。对落在挡墙1上的支撑点,预先在每个支撑点两侧打设锚杆,锚杆上搭设横梁,横梁下设置好斜撑杆,然后按正常满堂支架的施工方式施工即可。施工完成的满堂支架竖撑杆由于是全孔布设,能满足要求的受力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6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环保型声屏障
- 下一篇:一种医疗设备用陶瓷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