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太阳能光伏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5222.2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0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永皓电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8 | 分类号: | H01B7/08;H01B7/18;H01B9/00;H02G3/04;H02S40/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严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太阳能 伏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线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太阳能光伏线缆,包括外壳、内壳、线缆本体和固定套筒,所述外壳的两侧端面分别开设有第一伸缩槽和第二伸缩槽,所述第一伸缩槽内开设有限位滑槽,第二伸缩槽内开设有与限位滑槽对齐的导向槽;所述内壳的两端固定有滑块且内壳的两端分别插设在第一伸缩槽和第二伸缩槽内,滑块分别与限位滑槽和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外壳和内壳内均设置有若干平行且对齐的固定套筒,固定套筒通过固定轴分别固定在外壳和内壳内,固定套筒内穿设有线缆本体;所述线缆本体包括绝缘层、线芯和弹性体,所述线芯外包覆有绝缘层,绝缘层和线芯之间设置有弹性体,绝缘层和线芯之间填充有绝缘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太阳能光伏线缆,属于光伏线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伏电缆作为光伏产业链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发展速度同样突飞猛进。而符合欧盟TUV光伏线缆本体用无卤低烟耐候护套材料要求及高,必须无卤化,同时国家技术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由于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基本靠从国外进口;现有技术专利(专利号:201711348694.8)通过在电缆外包覆外壳,外壳与电缆之间填充有加强筋、阻燃剂和冷凝剂来增强电缆抗拉、折弯能性、阻燃聚、耐切痕和耐穿通性能,但是该种方式,虽较好的解决了相应问题,但是由于加强筋、阻燃剂和冷凝剂的设置,使得检修人员检修电缆时,不易使外壳内部的电缆暴露出,从而给检修带来很大麻烦;除此之外,该技术专利通过限位杆将线缆本体固定在外壳内导致线缆本体的安装与更换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太阳能光伏线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太阳能光伏线缆,包括外壳、内壳、线缆本体和固定套筒,所述外壳的两侧端面分别开设有第一伸缩槽和第二伸缩槽,所述第一伸缩槽内开设有限位滑槽,第二伸缩槽内开设有与限位滑槽对齐的导向槽;所述内壳的两端固定有滑块且内壳的两端分别插设在第一伸缩槽和第二伸缩槽内,滑块分别与限位滑槽和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外壳和内壳内均设置有若干平行且对齐的固定套筒,固定套筒通过固定轴分别固定在外壳和内壳内,固定套筒内穿设有线缆本体;所述线缆本体包括绝缘层、线芯和弹性体,所述线芯外包覆有绝缘层,绝缘层和线芯之间设置有弹性体,绝缘层和线芯之间填充有绝缘液;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内腔,内腔内填充有阻燃剂。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槽和第二伸缩槽的槽壁以及内壳侧壁内均设置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加强筋和冷凝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太阳能光伏线缆,通过在外壳的端面设置有第一伸缩槽和第二伸缩槽,第一伸缩槽内设置有限位滑槽,第二伸缩槽内设置有导向槽,方便容纳内壳,进而在需要检修线缆本体时,可以直接滑动内壳,使得内壳沿着限位滑槽运动至第一伸缩槽内(限位滑槽可以避免内壳脱离外壳),从而不必破坏外壳就可使得线缆本体露出,方便检修人员剪切线缆本体进行检修。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套筒,便于安装人员拆装线缆本体,进一步提高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壳和内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线芯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壳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01、第一伸缩槽;103、限位滑槽;104、导向槽;102、第二伸缩槽;2、内壳;3、线缆本体;4、固定套筒;5、滑块;6、冷凝剂;7、固定轴;8、绝缘层;9、线芯;10、弹性体;11、绝缘液;12、阻燃剂;1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永皓电线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永皓电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52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