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检测用新型回弹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4635.9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6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新辉 |
主分类号: | G01N3/52 | 分类号: | G01N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5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检测 新型 回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检测用新型回弹仪,包括回弹仪本体、底盖、数显模块、凹槽、顶盖、卡环、弹击杆、螺柱、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仪本体底部安装有底盖,且回弹仪本体前端侧边安装有数显模块,所述回弹仪本体顶部一周等距开设有三个凹槽,且凹槽内均安装有支撑结构,所述回弹仪本体顶部正中心一体成型有螺柱,所述顶盖螺纹安装在螺柱上,所述螺柱顶部安装有卡环,所述卡环内安装有弹击杆,且弹击杆与回弹仪本体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侧边顶部内安装在凹槽中的支撑结构,辅助弹击杆与待测混凝土构件保持垂直,并能够与弹击杆同步收缩,不影响弹击杆撞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检测用新型回弹仪。
背景技术
回弹仪的基本原理是用弹簧驱动重锤,重锤以恒定的动能撞击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接触的弹击杆,使局部混凝土发生变形并吸收一部分能量,另一部分能量转化为重锤的反弹动能,当反弹动能全部转化成势能时,重锤反弹达到最大距离,仪器将重锤的最大反弹距离以回弹值(最大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的名义显示出来。在使用回弹仪的时候往往需要回弹仪弹击杆与待测混凝土构件保持垂直,现有的回弹仪都是手持操作,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检测用新型回弹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检测用新型回弹仪,包括回弹仪本体、底盖、数显模块、凹槽、顶盖、卡环、弹击杆、螺柱、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仪本体底部安装有底盖,且回弹仪本体前端侧边安装有数显模块,所述回弹仪本体顶部一周等距开设有三个凹槽,且凹槽内均安装有支撑结构,所述回弹仪本体顶部正中心一体成型有螺柱,所述顶盖螺纹安装在螺柱上,所述螺柱顶部安装有卡环,所述卡环内安装有弹击杆,且弹击杆与回弹仪本体相连。
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由套筒、中空连接杆、伸缩杆、隔板、弹簧A和弹簧B,所述套筒内安装有中空连接杆,所述中空连接杆内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中空连接杆内部中央一体成型有隔板,所述伸缩杆内部与中空连接杆内部顶端安装有弹簧A,所述中空连接杆内部底端与套筒内部安装有弹簧B。
优选的:所述中空连接杆可完全收纳至套筒内部,并可通过弹簧 B弹力弹出,所述伸缩杆可收纳至中空连接杆内部顶端,并可通过弹簧A弹力弹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侧边顶部内安装在凹槽中的支撑结构,辅助弹击杆与待测混凝土构件保持垂直,并能够与弹击杆同步收缩,不影响弹击杆撞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检测用新型回弹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检测用新型回弹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检测用新型回弹仪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弹仪本体,2、底盖,3、数显模块,4、凹槽,5、顶盖,6、卡环,7、弹击杆,8、螺柱,9、支撑结构,10、套筒,11、中空连接杆,12、伸缩杆,13、隔板,14、弹簧A,15、弹簧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新辉,未经鲍新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46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轮机导水机构轴承
- 下一篇:球形网络摄像机遮阳罩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