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排屑的砂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2239.2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0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华;吴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金牛研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7/04 | 分类号: | B24D7/04;B24D7/10;B24D7/16 |
代理公司: | 常州哲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7 | 代理人: | 钱锁方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砂轮 | ||
一种便于排屑的砂轮,包括砂轮本体以及设置在砂轮本体上的磨料层,所述砂轮本体中心设有圆形安装孔,砂轮本体两侧均从中心处向外延伸出若各个周向均匀排布的扇形排屑槽,砂轮本体外边缘具有排屑键槽,所述排屑键槽与扇形排屑槽间隔设置,排屑键槽的最大宽度大于扇形排屑槽的最大宽度且排屑键槽的深度小于扇形排屑槽的深度,砂轮本体外周面具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斜切槽,所述斜切槽的一端与砂轮本体一侧的排屑键槽连通且另一端与扇形排屑槽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扇形排屑槽、排屑键槽以及砂轮本体外周的斜切槽相互配合排屑,使得本实用新型排屑顺畅,并附加散热槽使得砂轮在磨削过程中散热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轮,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排屑的砂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砂轮一般没有排屑孔,排屑效果不佳,另外其散热效果不佳,例如专利号为CN201420266901.0的一种易排屑稳定砂轮影响砂轮,CN201810750989.6的一种曲线排屑与直排屑相结合的砂轮,在实际使用中,其排屑效果仍然不佳,容易出现磨削堆积,导致砂轮局部多处磨损,进而在工作中刮伤工件表面,因此急需一种排屑效果好的砂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扇形排屑槽、排屑键槽和斜切槽多出结合排屑,且散热效果佳的便于排屑的砂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排屑的砂轮,包括砂轮本体以及设置在砂轮本体上的磨料层,所述砂轮本体中心设有圆形安装孔,砂轮本体两侧均从中心处向外延伸出若各个周向均匀排布的扇形排屑槽,砂轮本体外边缘具有排屑键槽,所述排屑键槽与扇形排屑槽间隔设置,排屑键槽的最大宽度大于扇形排屑槽的最大宽度且排屑键槽的深度小于扇形排屑槽的深度,砂轮本体外周面具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斜切槽,所述斜切槽的一端与砂轮本体一侧的排屑键槽连通且另一端与扇形排屑槽连通。
所述砂轮本体中心处具有与砂轮本体固定连接的加强基盘,有利于加强砂轮本体的稳定性和强度。
所述砂轮本体中心处具有加强盘上沿其半径方向均匀间隔排布有若干个固定孔和散热槽,便于安装和散热。
所述砂轮本体外缘具有环状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厚度大于或等于加强基盘的厚度,有利于增强砂轮的牢固性。
各所述排屑键槽设置在凸台的两侧且与各扇形排屑槽同轴设置,便于顺畅排屑。
所述斜切槽的深度小于扇形排屑槽的深度且小于排屑键槽深度,放置磨削堵塞在砂轮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扇形排屑槽、排屑键槽以及砂轮本体外周的斜切槽相互配合排屑,使得本实用新型排屑顺畅,并附加散热槽使得砂轮在磨削过程中散热效果佳。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砂轮本体;11、圆形安装孔;12、扇形排屑槽;13、排屑键槽;14、斜切槽;15、加强基盘;16、固定孔;17、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金牛研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金牛研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2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