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桩基承台基础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11534.6 | 申请日: | 2020-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0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强;商伟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三联铸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13/25 | 分类号: | F03D13/25;E02D27/42;E02D27/14;F15D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陈烨 |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风力 发电 机组 桩基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桩基承台基础,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焊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第三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二弹簧靠近第三支撑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三支撑杆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环板,所述环板的外表面均匀焊接有扇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扇叶的一侧均焊接有两个导流块;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第二弹簧配合第五支撑杆和夹持板对第三支撑杆进行限位,防止第三支撑杆受水流影响导致偏移,并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一支撑杆加强第二支撑板的平衡性,设置导流块将水流导向至扇叶处,水流带动扇叶转动,减少水流冲刷对本装置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承台基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桩基承台基础。
背景技术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见图)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
桩基础是海上建筑物重要的结构型式,目前在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中常见有单桩基础、导管架基础、高桩承台基础,单桩基础由于其桩基唯一,属于非空间结构,作用力臂小,为了满足风力发电机组传来的荷载和各种环境荷载作用,要求桩径较大,桩径基本大于7m,现有的桩基承台基础结构较为单一,桩基之间的连接容易受水流影响,连接不稳定会大幅降低桩基使用寿命。
中国公开授权发明:CN201821161212.8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深水地区的高低双承台桩基础,通过设置多个承台加强桩基之间的连接,使桩基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但该装置在使用时,多个承台增加了桩基的受力面积,承台容易受水流影响晃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提出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桩基承台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桩基承台基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桩基承台基础,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焊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部两侧开设有两个第一孔槽,所述第一孔槽内部贯穿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三支撑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均与底座焊接,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焊接,所述第一弹簧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焊接,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第三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二孔槽内部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第三支撑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焊接有第五支撑杆,所述第五支撑杆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五支撑杆贯穿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焊接有夹持板,所述第三支撑杆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环板,所述环板的外表面均匀焊接有扇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扇叶的一侧均焊接有两个导流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杆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套设有锥形壳,所述锥形壳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板焊接,所述锥形壳与第三支撑杆的连接处粘接有橡胶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靠近第三支撑杆的一侧焊接有四个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靠近第三支撑杆的一侧与第三支撑杆焊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两个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靠近第四支撑杆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第四支撑杆靠近固定板的一端贯穿固定板,所述第四支撑杆贯穿固定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三联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武进三联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1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焊接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 下一篇:一种激光熔覆冷却及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