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1087.4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5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灵玲;朱晓杰;郑明东;宋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B63C9/15;A62B3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王普慧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气囊本体、两个安全带和设置在气囊本体周围的防护圈,气囊本体底部设有坐垫,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圈,限位圈对勘测人员腰部起到束缚作用,避免使用时气囊本体发生偏移,通过设置气囊本体,气囊本体在水中产生的浮力使勘测人员漂浮在水面,避免发生溺水,通过设置弹簧,压缩和拉伸使弹簧发生形变产生弹力,弹力抵消部分岩石对防护圈产生压力,从而达到缓冲保护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修建渠道的工程中,需要在渠底工作时,或者在高空作业时,通常需要将勘测人员通过安全环与安全绳固定,防止勘测人员滑落,但这种固定方式容易使勘测人员在空中发生晃动,晃动的过程中勘测人员会与岩石发生摩擦,而且现在勘测人员勘测环境非常广,在水边作业时也非常危险,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这种固定方式容易使勘测人员在空中发生晃动,晃动的过程中勘测人员会与岩石发生摩擦,而且现在勘测人员勘测环境非常广,在水边作业时也非常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气囊本体、两个安全带和设置在气囊本体周围的防护圈,所述气囊本体底部设有坐垫,所述坐垫左右侧端均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顶部设有两个安全环,所述第二连接座前侧设有第二弹簧座,所述防护圈靠近所述第二弹簧座的位置设有第一滑杆,两个所述安全带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座靠近所述防护圈的一侧设有第一弹簧座,所述防护圈靠近所述第一弹簧座的位置设有第二滑杆。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内壁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座和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位置均设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气囊本体贯穿所述第二限位孔和所述第一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座与所述第二滑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座与所述第一滑杆之间设有所述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座与所述第二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座与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安全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囊本体,气囊本体在水中产生的浮力使勘测人员漂浮在水面,避免发生溺水。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圈,限位圈对勘测人员腰部起到束缚作用,避免使用时气囊本体发生偏移。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压缩和拉伸使弹簧发生形变产生弹力,弹力抵消部分岩石对防护圈产生压力,从而达到缓冲保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坐垫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1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铝碳化硅材料制作的功率模块焊接治具
- 下一篇:一种化工用引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