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09807.3 | 申请日: | 2020-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1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谭垒;韩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吨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F12/00;F24F13/0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 地址: | 436070 湖北省鄂州市葛***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耦合 空气 源热泵 建筑 供暖 系统 | ||
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雾霾天气主要原因之一是不科学供暖,为了采用节能环保的方式实现建筑供暖,本系统利用了制冷系统的余热回收和空气源热泵结合为供暖水系统提供热源。本实用新型其组成包括:空调末端(1),空调末端通过管路分别与分水器(2)、集水器(3)连接,集水器分别通过供暖循环泵(5)与空气源热泵(10)、余热回收换热器B(11)、供暖换热器(6)连接,供暖换热器通过管路分别与蓄热水箱(7)、蓄热换热器B(13)、分水器连接,蓄热水箱通过蓄热循环泵(4)与蓄热换热器B连接,分水器通过管路分别与空气源热泵、余热回收换热器B。本实用新型用于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治霾防霾的呼声愈演愈烈,而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科学供暖,因此,科学供暖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不能并入集中供暖的建筑物,为了采用节能环保的方式实现建筑的冬季供暖,本系统利用了制冷系统的余热回收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的方式为供暖水系统提供热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其组成包括:空调末端,所述的空调末端通过管路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所述的集水器分别通过供暖循环泵与空气源热泵、余热回收换热器B、供暖换热器连接,所述的供暖换热器通过管路分别与蓄热水箱、蓄热换热器B、所述的分水器连接,所述的蓄热水箱通过蓄热循环泵与所述的蓄热换热器B连接,所述的分水器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B,所述的分水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的集水器连接。
所述的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B通过管路分别与余热回收换热器A、余热回收换热器C连接,所述的蓄热换热器B通过管路分别与蓄热换热器A、蓄热换热器C连接,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A通过两路管路分别与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C连接,所述的蓄热换热器A通过两路管路分别与所述的蓄热换热器C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余热回收耦合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供暖系统,该结构的供暖系统热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来自空气源热泵,另一部分来自余热回收,余热回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对制冷系统冷凝热回收与蓄热水箱循环将热量储存到蓄热水箱中,另一部分来自直接对制冷系统冷凝热的回收,节省了能源,实现了建筑的冬季供暖系统的节能环保,该系统适用于供暖建筑周围有余热回收热源的建筑。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利用余热回热为供暖系统提供热源,实现了供暖系统的节能环保,整个供暖系统中耦合了空气源热泵,弥补了余热回收热源不稳定的问题,采用的空气源热泵就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热源机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空调末端、2.分水器、3.集水器、4.蓄热循环泵、5. 供暖循环泵、6.供暖换热器、7.蓄热水箱、8.蓄热换热器A、9.余热回收换热器A、10.空气源热泵、11. 余热回收换热器B、12. 余热回收换热器C、 13. 蓄热换热器B、 14. 蓄热换热器C。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吨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吨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9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