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屏模组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6622.7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5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伟;江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美卡乐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屏 模组 定位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屏模组定位结构,以解决显示屏模组的定位精度问题,该显示屏模组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的一端与显示屏模组的PCB的背面相连;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与第一固定装置相匹配;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通孔,第一固定装置位于通孔中;其中,支撑结构的一端与显示屏模组的PCB的背面相接触,第二固定装置的头部将支撑结构压紧,使支撑结构与PCB垂直;由于支撑结构的通孔与第一固定装置之间有间隙,使得第二固定结构及第一固定结构的倾斜不会影响支撑结构与PCB保持垂直,从而提高了定位精度,并且使得支撑结构的支撑面与显示屏模组的PCB平行,保证了支撑的平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显示屏模组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LED显示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小间距LED显示屏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对LED显示屏的分辨率、对比度、色彩均匀度和最大亮度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LED显示屏工作时发热量较大,通常需要将贴装有LED灯珠的PCB的背面通过支撑结构悬空,以加强散热能力,保证长时间高亮度工作时PCB温度不会过高。
随着人们需求的逐步提高,窄边框和无边框的显示屏也越来越风靡,这使得定位结构需要通过焊锡或者胶水与PCB背面相连接,该方法通常无法保证定位精度。如图1a所示,PCB100的正面设置有LED灯珠110,背面设置有定位凹槽。现有的定位结构200例如呈T字形,包括螺母210、垫片230和螺丝220,螺母210朝向PCB100的一端设置有与定位凹槽匹配的凸起,通过焊锡或者胶水与PCB100相连。在螺母210的另一端上设置垫片230,将螺丝220旋入螺母210,使螺丝220和螺母210将垫片230夹紧。如图1b所示,由于螺母210与PCB100之间通过焊锡或胶水连接,无法保证螺母210与PCB100之间相互垂直(夹角为90°),焊锡或胶水的不均匀可能使得螺母210与PCB100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垫片230与螺母210和螺丝220一起产生倾斜,导致定位精度不够,影响定位准确性以及显示屏模组的平整度,进而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效果,造成显示屏色彩均匀度变差等问题。
因此,为了保证显示屏的显示质量,设计一种可以改善显示屏模组定位精度的定位结构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模组定位结构,通过对支撑结构的优化,使得在无法保证第一固定装置与显示屏模组的PCB完全垂直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支撑结构与显示屏模组的PCB的垂直,从而避免了因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倾斜导致的定位不准确以及显示屏模组平整度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屏模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一端与显示屏模组的PCB的背面相连;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相匹配;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通孔,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位于所述通孔中;其中,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显示屏模组的PCB的背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头部将所述支撑结构压紧,使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PCB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支撑结构彼此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支撑结构的通孔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支撑结构的通孔的侧壁之间的间隙为0.3mm至3mm。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的通孔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头部的尺寸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头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台阶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台阶的深度为0.4mm至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美卡乐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美卡乐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6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