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通信结构的电子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5841.3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9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钊;饶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爱而福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侯来旺 |
地址: | 5284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通信 结构 电子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通信结构的电子锁,一种红外通信结构的电子锁,包括锁面板、锁后板和锁具,在锁具内固定有红外线通信电路板,在锁面板上固定有指纹识别器、指纹对比模块、人脸识别器、人脸对比模块、密码输入模块和数据处理器,在锁面板与门、锁后板的中部均开设有用作通信通道的通信小通孔,数据处理器与所述红外线通信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红外线通信电路板的信号输出端与锁具中的处理CPU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可以将锁面板上的对应信号先进行处理,最后通过红外通信电路板将开关信号发送给锁具的中心处理器,提高了锁具的使用安全性,有利于防上别人通过通信方式对锁具内部数据进行访问,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通信结构的电子锁。
背景技术
电子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现有技术中其主要是采用线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通信,其虽然可以满足一般情况的使用需求,但是由于锁具面板上各个模块直接与锁具中心的处理器相连接,从而容易出现别人通过通信方式对锁具内部数据进行访问,从而影响锁具的使用安全性,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适用性强的红外通信结构的电子锁。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通信结构的电子锁,包括锁面板、锁后板和锁具,在所述锁具内固定有红外线通信电路板,在所述锁面板上固定有指纹识别器、指纹对比模块、人脸识别器、人脸对比模块、密码输入模块和数据处理器,所述指纹识别器、指纹对比模块、人脸识别器、人脸对比模块、密码输入模块均与所述数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红外线通信电路板固定在所述锁具内,在所述锁面板与门、锁后板的中部均开设有用作通信通道的通信小通孔,所述数据处理器与所述红外线通信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红外线通信电路板的信号输出端与锁具中的处理CPU相连接。
所述通信小通孔的直径为0.5-1cm。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在锁具人固定有红外通信电路板,其可以将锁面板上的对应信号先进行处理,最后通过红外通信电路板将开关信号发送给锁具的中心处理器,大大提高了锁具的使用安全性,有利于防上别人通过通信方式对锁具内部数据进行访问,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使用稳定可靠性,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1,一种红外通信结构的电子锁,包括锁面板1、锁后板2和锁具 3,在所述锁具内固定有红外线通信电路板,在所述锁面板上固定有指纹识别器、指纹对比模块、人脸识别器、人脸对比模块、密码输入模块和数据处理器,所述指纹识别器、指纹对比模块、人脸识别器、人脸对比模块、密码输入模块均与所述数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红外线通信电路板固定在所述锁具内,在所述锁面板与门、锁后板的中部均开设有用作通信通道的通信小通孔4,所述数据处理器与所述红外线通信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红外线通信电路板的信号输出端与锁具中的处理CPU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指纹识别器、指纹对比模块、人脸识别器、人脸对比模块、密码输入模块和数据处理器均为现有技术的常规结构,只是简单的进行应用。
所述通信小通孔的直径为0.5-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爱而福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爱而福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5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