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栗收集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03519.7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4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蔡竹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霄县芗田家庭农场 |
| 主分类号: | A01D51/00 | 分类号: | A01D51/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钟小武 |
| 地址: | 363304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栗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集装备,公开了一种板栗收集车,包括农机车、固定架、滑筒、伸缩杆、偏心轴、电机和按钮,固定架设于农机车的前端,滑筒竖直固定于固定架上,滑筒间隔设有若干,伸缩杆设于滑筒内,伸缩杆上端设有垂直的顶杆,伸缩杆下端连接有固定盘连接收集框,收集框底部排列有弹性钢条;偏心轴设于顶杆一侧,电机与偏心轴连接,电机与按钮电连接。该实用新型将收集框结合到农机车上,实现快速自动化收集掉落于地面的板栗,通过电机带动收集框上下运动,板栗挤压弹性钢条变形进入到收集框中,完成捡拾工作。该装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捡拾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装备,特别涉及一种板栗收集车。
背景技术
板栗又名栗、板栗、栗子、风腊,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栗子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西红柿还要高,更是苹果的十几倍。栗子中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锌、铁等,虽然含量没有榛子高,但仍比苹果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量比苹果高出3倍。板栗采收方法有两种,即拾栗法和打粟法。拾栗法就是待栗充分成热,自然落地后,人工拾栗实。为了便于拾栗子,在栗苞开袭前要清除地面杂草。采收时,先振动一下树体,然后将落下的栗实、栗苞全部拣拾干净。一定要坚持每天早、晚拾一次,随拾随贮藏。拾栗法的好处是栗实饱满充实、产量高、品质好、耐藏性强。打栗法就是分散分批地将成熟的栗苞用竹竿轻轻打落,然后将栗苞、栗实拣拾干净。
无论是拾栗法还是打粟法,板栗掉落后,都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捡拾,费时费力,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劳动成本也高,长时间弯曲作业不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耗费眼力;所以急需一种能够代替捡拾板栗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板栗收集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栗收集车,包括农机车和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固定于农机车前端,所述收集机构设有固定架、滑筒、伸缩杆、偏心轴、电机和按钮,所述固定架设于农机车上,所述滑筒竖直固定于固定架上,滑筒间隔设有若干,所述伸缩杆设于滑筒内,所述滑筒侧面设有开槽,所述伸缩杆上端设有垂直的顶杆伸出开槽,伸缩杆下端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连接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底部间隔排列有弹性钢条;所述偏心轴设于顶杆一侧与固定架连接,所述电机与偏心轴连接,所述电机与按钮电连接。
所述滑筒内设有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与伸缩杆连接,辅助伸缩杆复位。
所述收集框侧面设有定位板与伸缩杆固定连接,定位板下端与收集框底部平行,对收集框下降起到一定限位作用,避免损坏收集框。
所述固定盘四周设有卡箍与收集框固定,便于固定盘与收集框固定与拆卸。
所述收集框排列整齐或错落排列。
所述弹性钢条呈弧形设置,向下弯曲,便于板栗挤压入收集框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将收集框结合到农机车上,实现快速自动化收集掉落于地面的板栗,通过电机带动收集框上下运动,板栗挤压弹性钢条变形进入到收集框中,完成捡拾工作。该装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捡拾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栗收集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机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霄县芗田家庭农场,未经云霄县芗田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3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