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疝外科用的撑开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01468.4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7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渝军;龙宇鹏;刘裕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八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佛新瑜 |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外科 撑开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疝外科用的撑开设备,包括固定筒和螺纹杆,所述固定筒的两端均插接有L形杆,两个所述L形杆的侧面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调节螺栓,且两个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均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筒两端的内壁,两个所述L形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该治疗疝外科用的撑开设备,能够将装置固定在患者的腰部,使装置和患者的身体处于同一动作状态,避免患者身体出现晃动时,使撑开装置从刀口处挣脱出来,影响手术正常进行,通过弧形片和卡槽的组合设置,能够将患者切口处的皮肤卡在卡槽的内壁,避免医生不小心晃动装置或按压到刀口处的皮肤,从而使撑开装置从刀口处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撑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疝外科用的撑开设备。
背景技术
疝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种类,疝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在疝外科手术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撑开装置。
现有的撑开装置,大多数是固定在床体或手持式的,使用起来不方便,手术时患者身体被晃动或医生手抖动时,进而带动撑开装置晃动,从而将手术口扩大,对患者来说伤害较大,另外现有的撑开装置,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不小心碰到固定装置或者不小心按压到撑开处的皮肤,撑开装置容易从伤口处脱落,从而影响手术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疝外科用的撑开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治疗疝外科用的撑开设备,包括固定筒和螺纹杆,所述固定筒的两端均插接有L形杆,两个所述L形杆的侧面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调节螺栓,且两个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均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筒两端的内壁,两个所述L形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焊接有弧形片,所述弧形片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转轴的侧面螺纹连接有夹紧螺栓,所述夹紧螺栓的侧面通过轴承连接有所述弧形片,所述弧形片的一端开设有所述卡槽。
可选的,两个所述夹板的连接面均开设有弧形槽。
可选的,所述固定筒的上表面焊接有转轴座。
可选的,所述转轴座的侧面轴动连接有活动杆。
可选的,所述转轴座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且所述螺栓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杆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所述螺纹杆。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疝外科用的撑开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治疗疝外科用的撑开设备,通过固定筒、L形杆、调节螺栓和夹板的组合设置,能够将装置固定在患者的腰部,使装置和患者的身体处于同一动作状态,避免患者身体出现晃动时,使撑开装置从刀口处挣脱出来,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2、该治疗疝外科用的撑开设备,通过弧形片和卡槽的组合设置,能够将患者切口处的皮肤卡在卡槽的内壁,避免医生不小心晃动装置或按压到刀口处的皮肤,从而使撑开装置从刀口处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形杆和固定筒连接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八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八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1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弯管件喇叭口的切边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