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00839.7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5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邹晓燕;张金有;张雪;池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至科技制衣(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1D29/00 | 分类号: | A41D29/00;A41D13/002;A41D2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孙薇 |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散热 功能 劳保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劳保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包括劳保服本体与劳保服本体侧面的换热盒,所述换热盒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换热盒的侧表面通过注塑固定有多孔橡胶垫,所述换热盒通过多孔橡胶垫与劳保服本体通过胶水保持粘接连接,所述换热盒的内部放置有盛液盒,所述盛液盒的内部填充有换热液体;该劳保服中的冰袋与盛液盒采用分离结构,在冰袋融化之后便于冰袋进行更换,驱动电机运行时将冷液体加压进第二导液管、第一导液管的内部,通过第一换热铜管、第二换热铜管对用户腋下、背部进行散热,有效的对工作人员进行降温,提升工作人员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劳保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
背景技术
劳保服是指在工作和生产劳动中穿着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服装,分为高温工作服,防尘防油抗水工作服,防辐射服,防毒服,防静电服等,目前现有的劳保服不具有散热功能,在煤矿洞中由于温度高,闷热,导致工作人员在穿着劳保服时舒适性较差;针对目前的劳保服使用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对劳保服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与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具有便于对工作人员进行降温,提升工作人员使用体验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包括劳保服本体与劳保服本体侧面的换热盒,所述换热盒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换热盒的侧表面通过注塑固定有多孔橡胶垫,所述换热盒通过多孔橡胶垫与劳保服本体通过胶水保持粘接连接,所述换热盒的内部放置有盛液盒,所述盛液盒的内部填充有换热液体,所述盛液盒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盛液盒的侧表面连接有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盛液盒的两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液管的中部连接有第二换热铜管,所述第二换热铜管的侧表面通过焊接连接有换热金属板,所述换热金属板放置在劳保服本体的背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液管的下方位于盛液盒的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二导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盛液盒的两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液管的中部连接有第一换热铜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金属板为片状构件,所述换热金属板的侧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盒的内壁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有隔热棉板,所述盛液盒、冰袋的上方位于密封盖的内顶面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有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铜管放置在劳保服腋下,所述第一换热铜管为U型空心管状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优选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加压桨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劳保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盛液盒的下方位于换热盒的内部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与驱动电机通过电缆保持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劳保服中的冰袋与盛液盒采用分离结构,在冰袋融化之后便于冰袋进行更换,驱动电机运行时将冷液体加压进第二导液管、第一导液管的内部,通过第一换热铜管、第二换热铜管对用户腋下、背部进行散热,有效的对工作人员进行降温;隔热棉板对换热盒外界的热量进行隔离,提升冰袋的使用时长,提升工作人员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劳保服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至科技制衣(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晶至科技制衣(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08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