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98960.0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4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滕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世忠 |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C1/122;E03C1/28 |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水结构,能够将上游的水引导至下游,包括:导水件,具有供上游的水流流入的流入部、供水流流出至下游的流出部和位于流入部和流出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流入部与所述流出部呈弯管配置,所述连接部为透明材质;基座,配置于所述导水件的流入部一侧,具有进水通道;单向调节模块,位于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口和所述连接部之间,且受沿进水通道的水流作用而开闭所述出水口;包括:密封件,抵接在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口位置;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配置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流入部的内侧;弹性件,抵接在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安装座之间,且受密封件推动而弹性变形。本实用新型具有多重防臭功能,安装占用空间小且能减少维修麻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水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水结构。
背景技术
人们把各种生活用水通过下水管排出去,下水管通过连接着污水井,如果下水管没有防臭功能,污水井里的污水散发出来的臭气就会顺着下水管反窜上来,这会影响整个房间的空气质量,也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很多下水管都具有防臭功能,但是其占用空间较大,因此一些对空间要求较高,不能适用所有场所,而且安装更换难度大,而且不能确定是不是防臭部位堵塞,造成维修麻烦。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水结构,为了解决需要安装空间大,维修麻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一种过水结构,能够将上游的水引导至下游,包括:
导水件,具有供上游的水流流入的流入部、供水流流出至下游的流出部和位于流入部和流出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流入部与所述流出部呈弯管配置,所述连接部为透明材质;
基座,配置于所述导水件的流入部一侧,具有进水通道;
单向调节模块,位于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口和所述连接部之间,且受沿进水通道的水流作用而开闭所述出水口;
所述单向调节模块包括:
密封件,抵接在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口位置;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配置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流入部的内侧;
弹性件,抵接在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安装座之间,且受密封件推动而弹性变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流入部外周圈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上连接有螺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母为两个相互连接的螺母头,第一螺母头连接着流入部,第二螺母头连接着上游管件,所述第一螺母头和第二螺母头通过卡槽配合连接在一起。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和导水件分别设置凸缘和凹槽相互定位配合,通过所述螺母锁紧于所述流入部使两者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与所述螺母之间设有密封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内径向均布有至少两条安装槽,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匹配的安装条。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为PVC管,所述PVC管为透明线管。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流出部连接着下水管,所述下水管具有进水端部、出水端部和套接部,所述进水端部与所述流出部相连接,所述出水端部套接于下游管件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套接部为软管,在所述下水管套接于所述下游管件时,所述套接部呈S型。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端部外周圈还设有密封塞和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置于所述密封塞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世忠,未经滕世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8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组壳体和模组
- 下一篇:一种可调显微图像偏心纠正接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