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阳极等离子淬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94502.X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6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顺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06 | 分类号: | C21D1/06;C21D1/6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沁 |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极 等离子 淬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表面硬化处理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阳极等离子淬火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发生器系统,每组所述发生器系统均设置有独立的水冷件,所述发生器系统之间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不同大小的工件选择操作进行淬火,工作效率高且不浪费能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表面硬化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阳极等离子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作为一种新型热源,相比传统低能量密度热源,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射流温度高、可调性和可控性良好、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表面处理、金属改性、金属冶炼、纳米材料再制造、切割焊接、垃圾焚烧等众多领域。
等离子体用在表面处理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等离子体对钢件进行表面淬火时具有加热速度极快,热影响区很小,冷却速度也非常快的突出优势,在表面淬火后工件可以形成精细致密的淬火组织,大幅度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而且工件变形很小,无需变形矫正即可进行后续加工装配工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淬火方法。
目前,常用的发生器系统为一对阳极和阴极,在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时只能单轨道进行处理,对于较大的工件处理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阳极等离子淬火装置,可以根据实际不同大小的工件选择操作进行淬火,工作效率高且不浪费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阳极等离子淬火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发生器系统,每组所述发生器系统均设置有独立的水冷件,所述发生器系统之间通过固定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发生器系统包括阳极、阴极和阴极壳体,所述阳极一端开设有喷口,另一端与阴极壳体相连接;多组所述阴极壳体远离阳极的一端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阴极卡设固定于阴极壳体靠近阳极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多组所述发生器系统并列设置,且多组所述发生器系统固定于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多件外壳体,一组所述发生器系统均设于一所述外壳体内,每件所述外壳体一端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阳极远离阴极的一端端部连接;所述水冷件包括水冷腔、水冷管和进水管,所述水冷腔设置于阳极与外壳体之间以及阴极壳体与外壳体之间;所述进水管和水冷管均与水冷腔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腔中还设置有隔水圈,所述隔水圈与阴极同轴分布,所述隔水圈套设于外壳体内,且设于外壳体和发生器系统之间;所述隔水圈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水圈另一端与外壳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回水槽;所述隔水圈将水冷腔分隔为外腔体和内腔体;所述回水槽将外腔体和内腔体通过回水槽连通;所述进水管与外腔体连通,所述水冷管与内腔体连通,所述进水管的进口与水冷管的出口朝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管穿设于固定板上,且其中一端延伸入阴极壳体内并抵接至阴极壁面;所述水冷管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阴极壳体侧壁上开有通水道,所述通水道一端与通孔连通,所述通水道另一端与内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外壁面开有多条冷却水槽,每条所述冷却水槽均与内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发生器系统还设置有独立的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包括进气管和内部气管;所述内部气管设置于阴极壳体内,所述进气管穿设固定于固定板上并与内部气管相连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多组发生器系统,且每组发生器系统设置有独立的水冷件,可以单独一组发生器系统进行工作,也可以多组发生器系统联合进行工作,可以根据不同工件大小来选择使用几组发生器系统进行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避免浪费能量;当其中有发生器系统发生故障时,也不影响其它的发生器系统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顺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顺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4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电动提升门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用尼龙线束卷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