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成型用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94355.6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6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申力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30 | 分类号: | B29C70/30;B29C70/54;B29C33/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贺龙萍 |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成型用模具,包括圆形套、多个圆周等距设于所述圆形套上的固定杆、多个分别设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杆之间的脱离瓦、穿设于所述圆形套之中的操作柱、多个对应设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脱离瓦中的固定组件及设于所述操作柱前端的推瓦组件。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圆形套、固定杆、脱离瓦、操作柱、固定杆、固定组件和推瓦组件,与现有的将整个贴合的芯模从碳纤维管中抽出的方式相比,碳纤维管的内壁从经历了滑动摩擦转变为垂直的剥落,于是乎内壁更加光滑,更适合制造碳纤维伸缩杆;使用该装置脱模,只需要人工操作,不需要额外的脱模设备,可以减少企业购买设备的成本,且操作方便基本上不影响脱模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纤维伸缩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纤维成型用模具。
背景技术
碳纤维管又称碳素纤维管,也称碳管、碳纤管,这种材料制造的过程是,首先需将脱模剂涂抹在芯模上,然后将带有笨乙稀基聚酯树脂的碳纤维布缠绕在芯模上,送去加热固化,最终将成型的碳纤维管与芯模分离;现有的脱模方式,采用的时从一端顶住碳纤维管,然后通过驱动的夹持部件将芯模从碳纤维管中抽出,这种脱模方式所产生的滑动摩擦力,会导致碳纤维管的内壁不够光滑;而制造碳纤维伸缩管时,对碳纤维管内壁的光滑程度具有一定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得碳纤维管内壁表面更光滑的碳纤维成型用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成型用模具,包括圆形套、多个圆周等距设于所述圆形套上的固定杆、多个分别设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杆之间的脱离瓦、穿设于所述圆形套之中的操作柱、多个对应设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脱离瓦中的固定组件及设于所述操作柱前端的推瓦组件。
在将碳纤维布缠绕在该装置上前,将脱离瓦装在装在相邻的固定杆之间,握紧,然后通过固定组件对其进行固定;在需要脱模前,通过推瓦组件使得脱离瓦和固定杆松动,然后抽出圆形套、操作柱及固定杆,仅留下脱离瓦和碳纤维管,再双手紧握在突出于成型的碳纤维管两端的脱离瓦,使得脱离瓦从两端开始,逐渐剥落于碳纤维管,最终取出脱离瓦,脱模完成;该种脱模的方式,与现有的将整个贴合的芯模从碳纤维管中抽出的方式相比,碳纤维管的内壁从经历了滑动摩擦转变为垂直的剥落,于是乎内壁更加光滑,更适合制造碳纤维伸缩杆;采用该种脱模方式,各脱离瓦之间需要一定的间隙,通过固定杆的设置,在脱模时具有一定间隙,而在缠绕时,固定杆填补了间隙,保证了内壁的光滑;使用该装置脱模,只需要人工操作,不需要额外的脱模设备,可以减少企业购买设备的成本,且操作方便基本上不影响脱模的效率。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圆形套上的第一腔体、开设于所述固定杆上与所述第一腔体相通的第二腔体、可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移动的双斜面滑块、与所述第二腔体相通的第三腔体、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中的两个滑动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的固定板、开设于所述操作柱上的弧形槽、对应所述第一腔体位置开设于所述脱离瓦上的固定槽及设于所述操作柱中部的反馈件;所述弧形槽逆时针方向的一端与轴心的距离小于顺时针方向的一端与轴心的距离;所述双斜面滑块远离所述斜面的一端与所述弧形槽相抵触。
在将碳纤维布缠绕在该装置上前,将脱离瓦装在装在相邻的固定杆之间,握紧,然后旋转操作柱,通过弧形槽与操作柱的轴心距离的变大,推动抵触的双斜面滑块,双斜面滑块推动滑动固定件,使其嵌入固定槽中,使得脱离瓦在缠绕时,稳稳地固定在固定杆之间;旋转操作柱的方式的设置,使得操作更加简便,并且,操作人员在对设备进行回用也较为简便,一只手紧握置于固定杆之间的多个脱离瓦,另一只手旋转操作柱即可重新进行装配,继而后续可以缠绕碳纤维布;这种操作结构所占空间小,不会影响缠绕式整个装置的滚动。
所述滑动固定件包括L型块、开设于所述L型块上的弹簧槽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弹簧槽内壁和所述固定板的第一弹簧,所述L型块上具有与所述双斜面滑块的斜面相配合的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申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吉申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4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桥梁板整体张拉结构
- 下一篇:一种装修用建材搬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