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校园安防大数据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7798.2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4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杜军;刘智;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麒实业(湖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湖南稷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6 | 代理人: | 郭军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园 安防大 数据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校园安防大数据预警系统,通过连接公安系统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校园安防预警,包括:公安系统黑名单数据库,所述公安系统黑名单数据库内存储公安内部的黑名单;视频监控器,设置在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用于监控校园环境;云服务器,所述视频监控器的监控图像实时上传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对视频监控图像中出现的人、车进行人脸、车辆信息识别,与公安系统黑名单数据库进行比对预警,当发现校园附近出现存在公安系统黑名单数据库内的可疑人员时,先发出预警信号通过校园安保系统通知学校保安加强巡逻预防发生危险,进而加强对可疑人员出现地点的视频监控分析,当发现发生危险时,及时触发公安报警系统通知警员出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校园安防大数据预警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校园安防是利用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门禁系统、巡更系统、紧急求助、呼叫系统、对讲系统、一卡通等各种硬件设置保障校园安全。由于一连串校园暴力以及盗窃事件的发生,校园安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安防设备的合理投入也是预防校园安全事件发生的更好的解决方法,现有校园安防系统存在如下一些缺陷:
1)传统安防对人的依赖性比较强,视频监控系统主要依据人对视频信息的内容作出判断,对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和处理,视频监控图像信息量大,单纯依靠人工效率低下,容易忽略信息;虚拟现实交互技术(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像机摄像位置及角度加上相应的图像、视频、3D模型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能够增强人员对画面观看的显示感,从而引入校园安防系统时,能够增加对危险判断的准确性;
2)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的方法都属于事后报警,而危险事件发生前,通常有一些预兆,如何合理地识别这些预兆,针对校园环境加强风险排查,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人脸识别、车辆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使得基于视频监控的智能安防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针对校园环境,可进一步联合公安机关,排查可疑人员进出或徘徊在校园附近,起到预防校园事故发生的作用;
3)目前学生进出校园大多佩戴校园卡,同时学生多有电话手表,已有技术将电话手表与校园卡结合,针对学生个体的安全保护,可以进一步结合现有技术,增加学生佩戴的安全手环接入校园安防系统的功能,以使得危险发生时,每个学生个体可以收到保护;
4)在校园内建立校园安保系统,采用智能安防技术充分发挥校园安保的作用,同时合理结合警力,实现校园安保与公安系统的联动,既能节约警力,又能保障校园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校园安防大数据预警系统,通过连接公安系统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校园安防预警。
一种校园安防大数据预警系统,包括:
公安系统黑名单数据库,所述公安系统黑名单数据库内存储公安内部的黑名单;
视频监控器,设置在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用于监控校园环境;
云服务器,所述视频监控器的监控图像实时上传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对视频监控图像中出现的人、车进行人脸、车辆信息识别,与公安系统黑名单数据库进行比对预警,当发现校园附近出现存在与公安系统黑名单数据库内的可疑人员时,先发出预警信号通过校园安保系统通知学校保安加强巡逻预防发生危险,进而通过加强对可疑人员出现地点的视频监控分析,当发现发生危险时,及时触发公安报警系统通知警员出警制止犯罪活动的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公安系统黑名单数据库内存储重大刑事前科人员库、在逃人员库、违法车辆信息库、吸毒人员库、长期上访人员的面部特征、车牌号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麒实业(湖南)有限公司,未经景麒实业(湖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77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土工布生产设备的除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增透效果的触摸屏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