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人工鱼礁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87055.5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6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秦凯;胡丽;范江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波 |
| 主分类号: | A01K61/70 | 分类号: | A01K61/70;A01K61/73;A01G33/00;A01K61/30;A01K80/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鹏 |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人工 | ||
大型人工鱼礁,涉及水产增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兼具海洋生物增养殖和采收功能的人工设施。礁体包括框架,与平台联结,平台上安装有采收装置;所述框架的空腔内放置有填充物,框架的至少一侧设有采收面,框架及采收面四周外围覆裹网格。通过采收装置能够将其采收并输送到平台上,从而实现养殖和收获一体化经营;可以省去雇佣潜水员和收获船只的费用,能够节省大量生产作业成本;网格化形成的采收面上可以种植藻类,因此具有综合利用空间、生态条件优越的积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增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兼具海洋生物增养殖和采收功能的人工设施。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工置于天然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人工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洋环境,为藻类、海参、鲍鱼及鱼类等生物提供附着、栖息、繁殖、生长发育、索饵等场所,达到保护、增殖的目的。人工鱼礁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鱼礁投放后引起鱼礁内部及周围区域的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种群的变化,从而形成鱼礁区独特的生物群落结构。人工鱼礁种类繁多,按材料分可为钢筋混凝土鱼礁、钢制鱼礁、玻璃钢鱼礁、竹制鱼礁、木制鱼礁和废弃物鱼礁等,此外还有塑料鱼礁和石料鱼礁等。
然而现有的人工鱼礁大多只具有养殖功能,不具备收获功能。因此,在收获时,需要使用额外船只进行收获海洋产品,步骤繁琐,成本较高。或者,聘请潜水员下海人工采收,不仅成本高,而且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渔业养殖企业造成很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人工鱼礁,达到不仅实现养殖且兼具收获功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大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包括礁体、平台和采收装置;所述礁体包括框架,与平台联结,平台上安装有采收装置;所述框架的空腔内放置有填充物,框架的至少一侧设有采收面,框架及采收面四周外围覆裹网格。
上述框架空腔上部安装有养殖箱。
上述框架空腔上部安装的养殖箱至少为2层,每层养殖箱呈纵、横矩阵排列。
上述的填充物为树脂构件。
上述礁体由两三角形框架组成,两三角形框架的上端分别与连接架铰接,三角形框架与网格形成的空腔内以及连接架的下方为放置气囊的空间
上述连接架的下端与放置架连接,放置架内安装有养殖箱,放置架的下方为放置气囊的空间。
上述的采收装置为吸鱼器,吸鱼导管由起重摇臂支撑实现俯仰、升降和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装置的平台上安装有多台采收装置,在海养产品成熟后,通过采收装置能够将其采收并输送到平台上,从而实现养殖和收获一体化经营;
2、本装置兼具养殖和收获功能,可以省去雇佣潜水员和收获船只的费用,能够节省大量生产作业成本;
3、本装置框架的空腔内放置有填充物,形成狭小的空间,适宜海参、虾蟹、蛸类等繁殖和栖居;框架空腔上部安装的养殖箱可供养殖贝类和珍贵鱼类;网格化形成的采收面上可以种植藻类,因此具有综合利用空间、生态条件优越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正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左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波,未经王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7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墙壁开槽装置
- 下一篇:简易树枝整形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