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后视镜挡雨水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86817.X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2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光 |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B60R1/12;B60S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后视镜 雨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后视镜挡雨水板,包括遮挡板和集风通槽,所述遮挡板上设有卡接孔,所述集风通槽为弧形形状且卡接在卡接孔内,所述集风通槽的两端分别为出风口和进风口且在进风口处倒弧形角设置,所述进风口内设有导风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后视镜挡雨水板,限位板对集风通槽进行限位,安装简单,风力压缩后,使其通过物理增加增强空气流速,有效清除下雨后的后视镜表面残留的雨水,在风口内部增加雨水阻挡功能,使其在汽车高速行驶中能够将风力一次引导至后视镜表面且不会将雨水渗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挡雨板,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后视镜挡雨水板。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已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汽车后视镜属于重要安全件,它的镜面、外形和操纵都颇讲究。后视镜的质量及安装都有相应的行业标准,不能随意。由于传统的导流槽后视镜雨眉不能有效引导气流驱除后视镜表面残留雨水,且空气流速严重不足,在汽车高速行驶中雨水会通过导流槽渗透至后视镜表面,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后视镜挡雨水板,其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挡雨效果好,方便推广。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辆后视镜挡雨水板,包括遮挡板和集风通槽,所述遮挡板上设有卡接孔,所述集风通槽为弧形形状且卡接在卡接孔内,所述集风通槽的两端分别为出风口和进风口且在进风口处倒弧形角设置,所述进风口内设有导风板。
作为改进,所述导风板由弧形段和折叠段组合而成且弧形段与进风口内侧留有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遮挡板对集风通槽进行限位,安装简单,集风通槽内设置导风板,导风板由弧形段和折叠段组合而成且弧形段与出风口内侧留有空隙,进风方便的同时,能够遮挡雨水进入,使用效果好。风力压缩后,使其通过物理增加增强空气流速,有效清除下雨后的后视镜表面残留的雨水,在风口内部增加雨水阻挡功能,使其在汽车高速行驶中能够将风力一次引导至后视镜表面且不会将雨水渗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遮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遮挡板、2-集风通槽、3-卡接孔、4-进风口、5-出风口、6-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车辆后视镜挡雨水板,包括遮挡板1和集风通槽2,所述遮挡板1上设有卡接孔3,所述集风通槽2为弧形形状且卡接在卡接孔3内,所述集风通槽2的两端分别为出风口4和进风口5且在进风口5处倒弧形角设置,所述进风口5内设有导风板6。
所述导风板6由弧形段和折叠段组合而成且弧形段与进风口5内侧留有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光,未经李伟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68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线材拉丝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方管用折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