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恒压输出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6340.5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9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宾;任素云;戴清明;尹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9/00 | 分类号: | H02P29/00;H02P27/00;H02P2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谭映华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输出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恒压输出电路,应用于电机负载端的恒压输出,包括:主控芯片、P+端电压检测模块、P‑端电压检测模块和PWM控制模块;所述P+端电压检测模块、P‑端电压检测模块和PWM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主控芯片,所述P‑端电压检测模块连接PWM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P+端电压检测模块、P‑端电压检测模块获得P+输出端和P‑输出端的电压,通过P+输出端的电压减去P‑输出端的电压得到电机负载的实际工作电压,从而实时控制PWM占空比按需求进行调节到预设的恒压值,解决电机负载端电压波动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恒压输出电路。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目前,对于电机的负载端的恒压控制,一般是通过对输入电压进行采集,然后换算成比例进行负载端恒压控制,具体为,由主控芯片产生PWM信号控制输出地端。
然而,由于负载端存在电压波动大的问题,以及电机两端的电压并不是按照线性PWM比例进行输出,导致对输入电压的采集结果不准确和无法实现准确的恒压输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恒压输出电路,能够实时控制PWM占空比按需求进行调节到预设的恒压值,解决电机负载端电压波动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的恒压输出电路,应用于电机负载端的恒压输出,包括:主控芯片、P+端电压检测模块、P-端电压检测模块和PWM控制模块;
所述P+端电压检测模块、P-端电压检测模块和PWM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主控芯片,所述P-端电压检测模块连接PWM控制模块。
可选的,所述P+端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分压电路和与第一分压电路连接的第一滤波电路;
所述第一分压电路连接P+输出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AD检测端;
主控芯片通过AD检测端检测P+输出端对地的电压。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12和电阻R16,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P+输出端,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接地,电阻R12和电阻R16组成第一分压电路,通过AD检测端采样的分压比计算出P+输出端的电压。
可选的,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4和电容C1,所述电阻R14和电容C1同时连接主控芯片,所述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点,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地;第一滤波电路用于滤去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使波形变得平滑。
可选的,所述P-端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二分压电路和与第二分压电路连接的第二滤波电路;
所述第二分压电路连接P-输出端,所述第二滤波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AD检测端;
主控芯片通过AD检测端检测P-输出端对地的电压。
可选的,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13和电阻R17,所述电阻R13的一端连接P-输出端,所述电阻R17的一端接地;
电阻R13和电阻R17组成第二分压电路,通过AD检测端采样的分压比计算出P-输出端的电压。
可选的,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5和电容C2,所述电阻R15和电容C2同时连接主控芯片,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第二分压电路的分压点,所述电容C2的一端接地;第二滤波电路用于滤去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使波形变得平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63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