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护数据安全的移动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6134.4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9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罗锡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晶封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孔德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数据 安全 移动 存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移动存储装置,包括壳体、存储芯片、USB接头和推动组件,其中,壳体具有容纳腔;壳体的外壁凸设有手持部;存储芯片设于容纳腔内;USB接头的一端与存储芯片连接,另一端固定穿设于壳体的侧壁;推动组件设于容纳腔内,推动组件的两端分别滑动穿设于壳体的侧壁,且推动组件的滑动方向与USB接头的穿出方向平行。通过设置推动组件,实现USB接头从接口拔出,受力均匀,拔出轻松,避免对USB接头的损伤,保护数据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移动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存储指便携式的数据存储装置,指带有存储介质且自身具有读写介质的功能,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其他装置等的协助。现代的移动存储主要有移动硬盘、USB盘和各种记忆卡。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存储介质已经在信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灵活、方便,使它在政府和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敏感信息、秘密数据和档案资料被存储在移动存储介质里,而它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的与USB接口进行插拔操作。拔出的过程,经常会边拔边左右或上下摇动移动存储装置,可能导致接头损坏,无法再获取移动存储介质内的信息,倒是数据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移动存储装置,旨在设计具有辅助拔出功能的移动存储装置,避免接头损坏,保护数据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保护数据安全的移动存储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容纳腔;壳体的外壁凸设有手持部;
存储芯片,设于容纳腔内;
USB接头,USB接头的一端与存储芯片连接,另一端固定穿设于壳体的侧壁;
推动组件,设于容纳腔内,推动组件的两端分别滑动穿设于壳体的侧壁,且推动组件的滑动方向与USB接头的穿出方向平行。
在一实施例中,推动组件包括第一推动部、导轨部和第二推动部,导轨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分别滑动穿设于壳体的侧壁,且第二推动部与USB接头穿设在壳体的同一侧壁;
容纳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导槽,导槽的长度方向与USB接头的穿出方向平行;导轨部的周侧与导槽滑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推动组件还包括设于容纳腔内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导轨部面向第一推动部的一侧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侧壁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推动部包括两个第二推动杆,两个第二推动杆对称地设于USB接头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推动部伸出壳体的一端设有按压板。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推动部伸出壳体的一端设有缓冲垫。
在一实施例中,保护数据安全的移动存储装置还包括设于壳体的侧壁的两个限位结构,两个限位结构相对设置,并形成限位口,限位结构通过限位口与第一推动部适配卡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推动部远离导轨部的一端设有凹槽,每一限位结构包括:
限位箱,固定于壳体的侧壁,限位箱具有限位内腔,限位箱靠近第一推动部的一端为开口端;
滑块,滑块的一端容纳于限位内腔内,并与限位箱内壁滑动连接,滑块另一端位于开口端;及
第二弹簧,设于限位内腔内,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滑块与限位箱内壁;
第一推动部滑动至凹槽与滑块对应时,滑块与凹槽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晶封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晶封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6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