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虚实结合大数据高速通讯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5763.5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4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象新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虚实 结合 数据 高速 通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虚实结合大数据高速通讯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设有T型隔板,所述T型隔板的一侧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T型隔板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一端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远离所述第一风机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且,向所述箱体的外部延伸,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进风除湿装置,所述进风除湿装置包括除湿箱,所述除湿箱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有益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了进入空气的干燥性,增加了电子通信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设计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虚实结合大数据高速通讯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在工厂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不断应用,制造业在向智能制造进行转变,传统的制造企业正面临企业升级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实训领域实现将虚拟与生产线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的实训系统。其中需要使用到高速的电子通讯设备,高速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一般均是通过散热通孔实现箱体内部的空气流动,但是在阴雨天气或者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使用时,由于空气湿度较大将会对高速电子通讯设备中的各个模块造成损坏,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有必要提杆一种用于虚实结合大数据高速通讯的装置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虚实结合大数据高速通讯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虚实结合大数据高速通讯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设有T型隔板,所述 T型隔板的一侧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T型隔板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一端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远离所述第一风机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且,向所述箱体的外部延伸,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进风除湿装置,所述进风除湿装置包括除湿箱,所述除湿箱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除湿箱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回流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连通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回流管与所述除湿箱的贯穿处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回流管远离所述除湿箱的一端与第二风机连接,所述第二风机的另一端通过导流管与所述除湿箱相连通,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且,位于所述除湿箱的内部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第二风机、湿度传感器、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除湿箱的内部设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棉的一侧设有活性炭吸附板。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棉远离所述活性炭吸附板的一侧固定设有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棉、活性炭吸附板和冷却板的一端均固定与第一密封板上,所述第一密封板的两端均通过螺钉与所述除湿箱的顶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通过连接合页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栓与所述箱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远离所述除湿箱的一端固定设有防护网。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象新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象新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57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披叠板装饰面层结构
- 下一篇:热水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