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85482.X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7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欢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郑凤姣 | 
| 地址: | 4721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包括墙体和梁体,两个所述墙体的顶端之间固接有梁体,所述梁体的内部上下两端之间均匀固接有多个箍筋,所述梁体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填充体,所述梁体的外侧设有加固机构。该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墙体、梁体、箍筋、混凝土填充体和加固机构之间的配合,将上钢板与下钢板分别位于梁体的上下两面相安装,在使用压块将下钢板和角钢相抵紧,即可完成对梁体的加固,能够明显的提升梁体整体结构强度,抗弯能力和长期可靠性明显加强,利于保证质量,通过梁体、纵向受力钢筋和混凝土填充体之间的配合,能够增加梁体的纵向抗压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梁加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梁属于受弯构件,对其进行加固主要是提高其抗弯承载力,以达到加固、补强的目的,目前,已存在多种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梁式受弯构件加固技术,主要包括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及增设支点加固法等等,例如申请号为201820841949.8的专利,分为拉区和压区加固,拉区粘贴碳纤维布,压区粘贴角钢,用纵向角钢粘贴于钢筋混凝土梁的上部侧面,虽然能够一定程度的增加混凝土梁的坚固,但是结构较为简单,实际使用过程中整体结构强度低,抗弯能力依旧不明显,长期可靠性较差,不利于保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虽然能够一定程度的增加混凝土梁的坚固,但是结构较为简单,实际使用过程中整体结构强度低,抗弯能力依旧不明显,长期可靠性较差,不利于保证质量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包括墙体和梁体,两个所述墙体的顶端之间固接有梁体,所述梁体的内部上下两端之间均匀固接有多个箍筋,所述梁体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填充体,所述梁体的外侧设有加固机构;
所述加固机构包括上钢板、U型锚栓、下钢板、钢筋网、自攻螺钉、角钢、压块、螺栓和螺母;
所述上钢板的下表面与梁体的上表面相抵紧,所述上钢板通过多个U型锚栓与梁体相连接,所述下钢板位于与梁体的下方,所述下钢板的上表面固接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上表面与梁体的下表面相抵紧,所述下钢板的下表面插入有多个自攻螺钉,所述自攻螺钉依次贯穿下钢板和钢筋网与梁体螺纹相连,两个所述角钢分别位于梁体的下表面左右两侧,所述角钢的外侧表面与墙体的内侧表面相抵紧,两个所述压块分别位于梁体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述压块的上表面两侧分别与下钢板和角钢的下表面内侧相抵紧,所述上钢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插入有螺栓,所述螺栓依次贯穿上钢板、梁体、混凝土填充体和压块,所述螺栓的外壁底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压块的下表面相抵紧。能够明显的提升梁体整体结构强度,抗弯能力和长期可靠性明显加强,利于保证质量。
优选的,所述梁体的内部上下两端从前到后依次设有多个纵向受力钢筋。能够增加梁体的纵向抗压性能。
优选的,所述压块的上表面四周设有弹性垫圈。能够增加螺母与螺栓之间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压块的下表面中心加工有圆槽。能够降低压块下方的占用空间,利于后续加强杆的安装。
优选的,两个所述角钢之间底端设有加强杆;
所述加强杆包括横筒、丝杆、滑块、滑槽、插孔、圆盘、套环、卡筒和圆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欢,未经卢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54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