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烷基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4919.8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5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居宝;高超文;王涛;唐君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9/16 | 分类号: | C07C9/16;C07C2/62;C07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孙铭侦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烷基化装置,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其原料聚结器、烷基化反应器、闪蒸罐、酸沉降罐、压缩机,烷基化反应器输入端设有异丁烷输入管、洗液输入管、循环酸管,酸沉降罐为分级组装装备,设有一级酸沉降罐和二级酸沉降罐,一级酸沉降罐和二级酸沉降罐间设有电磁三通阀、输送管、烃相处理单元并且连接有排酸罐,原料经由原料聚结器初步脱水后送至烷基化反应器,反应完全的酸—烃乳化液经上升进入酸沉降罐进行酸和烃类的沉降分离,根据需求调整电磁三通阀通闭,继而控制一级酸沉降罐和二级酸沉降罐的是否运转,设置排酸罐方便接收废酸,根据生产进度调整电磁三通阀通闭,处理酸乳化液能力较强,更加节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烷基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2018年12月29日,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文:2019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符合第六阶段强制性国家标准VIA车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VI车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同时在国内停止销售低于国VIA标准车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低于国VI标准车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芳构化,顾名思义,C4在催化剂和一定条件下生产芳烃(苯,甲苯,二甲苯等等芳烃类油品),可作为高辛烷值汽油的调和剂。烷基是比较理想的油烃类,即饱和烃,就是说C4生产更大分子链的烷烃油类,比如C6,C7,C8烷烃。可直接作为汽油。
现有的石油化工企业一般为连续芳构化装置,工艺流程一般分为反应部分、再生部分、吸收稳定部分、分馏部分、辅助系统,芳构化装置建成投产较早,产量低能耗高导致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加之油价大跌等市场因素的影响,芳构化装置无法连续开运。给企业的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随着油品的升级,芳构化产品生存几无可能。很多芳构化装置实际运行时间短,虽然设备都很完好,但无法发挥其效益。因此为了扭转这种非常困难的现状,按照国家转型升级的政策以及不断升级的油品质量指标,让装置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效益,可利用芳构化装置的部分设备,将连续芳构化装置改造成烷基化装置势在必行,改造是在原有芳构化装置的基础上进行,用烷基化反应系统替代芳构化反应系统,产品分离精馏和压缩机制冷以及公用工程全部利用原有设备,一般的烷基化装置包括脱丙烷部分、反应压缩部分、流出物处理部分、分馏部分、辅助系统。
虽然烷基化装置出来的汽油品质很好,但是装置生产过程,随着装置产能的不同,产生的酸乳化液大小不同,酸乳化液的处理比较麻烦,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烷基化装置,可根据生产计划随时调整酸乳化液处理能力,更加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烷基化装置,包括原料聚结器、烷基化反应器、闪蒸罐、酸沉降罐、压缩机,所述烷基化反应器输入端与所述原料聚结器连接,所述烷基化反应器输入端设有异丁烷输入管、洗液输入管、循环酸管,所述酸沉降罐为分级组装装备,设有一级酸沉降罐和二级酸沉降罐,所述一级酸沉降罐和二级酸沉降罐间设有电磁三通阀,所述电磁三通阀主管与所述烷基化反应器间设有输送管,所述一级酸沉降罐和二级酸沉降罐上端设有烃相处理单元,所述一级酸沉降罐和二级酸沉降罐上连接有排酸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经由原料聚结器初步脱水后送至烷基化反应器,各种原料输送至烷基化反应器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烯烃与异丁烷反应,循环异丁烷与烯烃预混合后进入烷基化反应器,经搅拌在管束间循环,烯烃和异丁烷在硫酸催化剂存在下,生成异辛烷,反应完全的酸—烃乳化液经上升进入酸沉降罐进行酸和烃类的沉降分离,设置电磁三通阀,可根据需求调整电磁三通阀通闭,继而控制一级酸沉降罐和二级酸沉降罐的是否运转,设置排酸罐方便接收自一级酸沉降罐和二级酸沉降罐产生的废酸,整个一级酸沉降罐和二级酸沉降罐可根据生产进度调整是否开启,处理酸乳化液能力较强,更加节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烃相处理单元包括设于所述一级酸沉降罐和二级酸沉降罐上的烃相压力控制阀,所述烃相压力控制阀上设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与所述闪蒸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咸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49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人脸识别和体温测量的考勤机
- 下一篇:一种陶瓷器生产用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