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免电路板贴片误操作的双颗管脚布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3276.5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3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效中;汤为;李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旺童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 | 分类号: | H01L23/49;H01L29/78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电路板 贴片误 操作 管脚 布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避免电路板贴片误操作的双颗管脚布局结构,包括壳体、下源极、下漏极、下栅极、上源极、上漏极、上栅极和电路贴片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路贴片结构,且壳体的顶端插接有上漏极,所述上漏极的左侧设置有上栅极,且上漏极的右侧设置有上源极,本技术方案基于传统结构在颠倒贴片会引起电路失效的基础上做改进,把其中一种六脚双颗封装的引脚做重新布局,使得各个引脚都绕着中心点旋转对称,这样即便颠倒贴片也不会引起电路失效,避免了贴片过程中误操作而引起的电路失效风险,避免了贴片过程中误操作而引起的电路失效风险,且不限于六脚双封结构,4脚、8脚等等都可以按中心旋转对称的布局安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电路板贴片误操作的双颗管脚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场效应管是一种重要的功率器件,在很多电路中都用到它。场效应管由三极构成:漏极(D)、源极(S)和栅极(G)。在芯片的加工过程中,由于电路不求,往往遇到两颗并列封装的情况(如图4),图4是一种传统的六脚双封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颗旋转不对称,在贴片过程中如果安装颠倒就会引起电路失效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电路板贴片误操作的双颗管脚布局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六脚双封两颗旋转不对称,在贴片过程中如果安装颠倒就会引起电路失效的风险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电路板贴片误操作的双颗管脚布局结构,包括壳体、下源极、下漏极、下栅极、上源极、上漏极、上栅极和电路贴片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路贴片结构,且壳体的顶端插接有上漏极,所述上漏极的左侧设置有上栅极,且上漏极的右侧设置有上源极,所述上栅极与上源极的底部也均插接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底部插接有下漏极,所述下漏极的左侧设置有下源极,且下漏极的右侧设置有下栅极,所述下源极与下栅极的顶端也均插接在壳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电路贴片结构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电路贴片结构均固定在壳体的内部,两个所述电路贴片结构呈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源极与上源极结构大小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下漏极与上漏极结构大小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下栅极与上栅极结构大小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下源极、下漏极、下栅极、上源极、上漏极和上栅极都绕着中心点旋转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电路板贴片误操作的双颗管脚布局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本技术方案基于传统结构在颠倒贴片会引起电路失效的基础上做改进,把其中一种六脚双颗封装的引脚做重新布局,使得各个引脚都绕着中心点旋转对称,这样即便颠倒贴片也不会引起电路失效,避免了贴片过程中误操作而引起的电路失效风险,避免了贴片过程中误操作而引起的电路失效风险,且不限于六脚双封结构,4脚、8脚等等都可以按中心旋转对称的布局安排。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电路板贴片误操作的双颗管脚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传统封装结构对比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下源极;3、下漏极;4、下栅极;5、上源极;6、上漏极;7、上栅极;8、电路贴片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旺童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旺童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3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显示屏加工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钢筋笼骨架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