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后视镜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2727.3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6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鸿飞;丁皓阳;白艳飞;李波;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孟庆莹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后视镜 以及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后视镜和以及车辆,所述电子后视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后侧形成有开口,所述壳体上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信息采集装置,所述信息采集装置设在所述壳体的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用以采集和传送信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后视镜,通过采用相关技术中机械式的壳体,可以提升外观体验性,符合大众审美;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通孔,可以降低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提高能耗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后视镜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汽车的外后视镜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式外后视镜的视野虽然可调但是具有局限性,在下雨时镜片模糊,夜间成像效果较差,同在行驶时风阻大,降低了能耗经济性;电子式外后视镜的外观体验性较差,不符合大众审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后视镜,所述电子后视镜的外观体验性好、能耗经济性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子后视镜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子后视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后侧形成有开口,所述壳体上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信息采集装置,所述信息采集装置设在所述壳体的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用以采集和传送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后视镜,通过采用相关技术中机械式的壳体,可以提升外观体验性,符合大众审美;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通孔,可以降低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提高能耗经济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形成为向前凸出的椭圆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后视镜还包括:镜框,所述镜框和所述壳体后侧外周边缘配合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信息采集装置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安装支架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信息采集器和线束,所述信息采集器和所述线束相连,所述信息采集器连接在所述安装支架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线束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形成为中空管,所述线束可穿设在所述安装支架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示例,所述电子后视镜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线束连接在所述信息采集器和所述处理模块之间,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分析所述信息采集器所采集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后视镜还包括:成像模块,所述成像模块和所述处理模块相连,所述处理模块可将处理后的信息传送至所述成像模块。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前侧形成为通风格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后视镜,所述电子后视镜安装在车身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采用相关技术中机械式的壳体,可以提升外观体验性,符合大众审美;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通孔,可以降低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提高能耗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后视镜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2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圆形开槽螺母钻孔的夹具
- 下一篇:蔬菜立体栽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