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专用通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1917.3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4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庄贝;朱晓素;杨理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陈俊杰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大池 腹腔 分流 手术 专用 通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专用通条,包括一根长条形圆杆,该长条形圆杆由三部分组成;其中,长条形圆杆的前部为尖头结构,长条形圆杆的尾部为可折弯结构,长条形圆杆的中部为连接杆,用于连接尖头结构和可折弯结构,通过可折弯结构来调节整个长条形圆杆的长度,以此适应不同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需求。本实用新型的专业通条由三部分组成,前部设为尖头结构,尾部为可折弯结构,中部为连接杆;可折弯结构采用软质材料,通过折弯软质材料来改变整个长条形圆杆的长度,以此适应不同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需求;尖头结构和连接杆采用硬质材料,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因为出现弯曲而影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专用通条。
背景技术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其实它是治疗脑积水的一个方法,也属于脑积液引流的脑积液分流的一种术式。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微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不经颅脑穿刺放置分流管,所以说对颅脑神经的损伤几乎是零,所以说它导致颅内出血、癫痫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几乎是零。第二个,皮下分流管长度比较短,所以说这种手术对患者身体的创伤也是大大降低。最后一个,就是手术相对简单,手术的时间还有麻醉的时间大大缩短。
现有中脑室腹腔分流手术通条对于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来说太长,没有合适的通条可以使用。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专用通条,通过改变通条长度来适应不同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需求。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专用通条,包括一根长条形圆杆,该长条形圆杆由三部分组成;其中,长条形圆杆的前部为尖头结构,长条形圆杆的尾部为可折弯结构,长条形圆杆的中部为连接杆,用于连接尖头结构和可折弯结构,通过可折弯结构来调节整个长条形圆杆的长度,以此适应不同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需求。
进一步,所述尖头结构焊接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可折弯结构焊接在连接杆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尖头结构焊接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可折弯结构可拆卸连接在连接杆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可折弯结构一端焊接有圆筒状的插头,通过连接杆紧密穿入在插头中实现两者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可折弯结构采用软质材料,通过折弯软质材料来改变整个长条形圆杆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软质材料为铜条。
进一步,所述软质材料为铝条。
进一步,所述尖头结构和连接杆采用硬质材料。
进一步,所述硬质材料为钢条。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专业通条由三部分组成,前部设为尖头结构,尾部为可折弯结构,中部为连接杆;可折弯结构采用软质材料,通过折弯软质材料来改变整个长条形圆杆的长度,以此适应不同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需求;尖头结构和连接杆采用硬质材料,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因为出现弯曲而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专用通条的使用状态结构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专用通条的使用状态结构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专用通条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
1-尖头结构,2-可折弯结构,3-连接杆,4-插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四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1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塑手术贴膜
- 下一篇:一种用于坑道取芯装备的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