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变磁场手摇发电机和电动机模型一体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1491.1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5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金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灵青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可变 磁场 手摇 发电机 电动机 模型 一体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可变磁场手摇发电机和电动机模型一体实验装置,包括绝缘底座和手摇部,绝缘底座上设有呈“U”形设置的磁铁部,磁铁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风扇轮和与手摇部连接的传动部,磁铁部内穿过有后端与传动部匹配的联动杆,联动杆的后端设有位于传动部内的电机传动齿轮,联动杆的前端与风扇轮连接,联动杆上设有位于磁铁部的下方的带线圈电机转子和换向器,所述的绝缘底座上设有接线柱子且接线柱子连接有末端与换向器接触的电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形象展示发电机原理和电动机原理,且将两个原理的实验装置巧妙的合为一体,让使用者形象理解实验原理的同时又能保证实验的趣味性和探究性,且结构简单,生产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可变磁场手摇发电机和电动机模型一体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学具市场上的手摇发电机实验器大部分采用成品电机制作而成,磁场不可变,没有直观的将实验器的原理充分的体现出来;有部分产品采用摇轮结合皮带传动的结构,此结构的实验效果很不稳定,经常出现皮带脱落的现象,给实验过程造成很多障碍,且发电量较低,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另有部分产品采用齿轮变速传动,但是齿轮组的变速方案不合理导致实验效果不佳;再者,当前市面上没有将手摇发电机和电动机合成一体的高效、稳定的实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象展示发电机原理和电动机原理的新型可变磁场手摇发电机和电动机模型一体实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可变磁场手摇发电机和电动机模型一体实验装置,包括绝缘底座和手摇部,其结构要点是,绝缘底座上设有呈“U”形设置的磁铁部,磁铁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风扇轮和与手摇部连接的传动部,磁铁部内穿过有后端与传动部匹配的联动杆,联动杆的后端设有位于传动部内的电机传动齿轮,联动杆的前端与风扇轮连接,联动杆上设有位于磁铁部的下方的带线圈电机转子和换向器,所述的绝缘底座上设有接线柱子且接线柱子连接有末端与换向器接触的电刷。
进一步的,磁铁部包括两个对接后形成“U”字形的外壳体,外壳体的内侧匹配有磁铁块。
进一步的,传动部包括设有上位插孔和下位插孔的外罩体,外罩体内设有上齿轮部和下齿轮部,上齿轮部与上位插孔同中心轴线设置,下齿轮部位于下位插孔的上方,上齿轮部与下齿轮部啮合。
进一步的,上齿轮部和下齿轮部的结构相同且均由两个双层齿轮和将两个双层齿轮的中心贯穿的轴杆组成。
进一步的,绝缘底座上设有用于连接传动部的开口,开口的两侧设有定位部,两个定位部之间设有固定在绝缘底座上且向上延伸的支板,支板上设有用于穿过联动杆的穿孔。
进一步的,定位部包括内侧面设有截面为“凸”字形的滑槽的立板,滑槽内设有与绝缘底座固定的托块。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形象展示发电机原理和电动机原理,且将两个原理的实验装置巧妙的合为一体,让使用者形象理解实验原理的同时又能保证实验的趣味性和探究性,且结构简单,生产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入头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齿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灵青,未经林灵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1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型一体式计算机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的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