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油井口防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78182.9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5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董庆炜;张志刚;常会明;吴刚;王小龙;刘建军;勾星火;郭洪全;魏永华;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庆炜 |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油 井口 防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油井口防盗装置,包括油井和防护圆筒,所述油井的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框架,所述圆形框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挂钩环,所述圆形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该采油井口防盗装置,经滑槽、滑块和圆形框架的搭配设置,使用时通过小型吊机将圆形框架经滑槽掉落至合适的位置,由于圆形框架的一侧固定相连有滑块,使得滑块既起到升降的作用,又起到受力支撑的作用,从而使得油田井起到防护的作用,然后在滑槽的一侧设了防盗锁,从而起到第二层防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井口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油井口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中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
目前现有的一种采油井口防盗装置,大多数油井的防护措施较为单一,容易遭受盗窃,造成石油开采转者的经济损失,且还会污染环境,由于油井口防盗装置不够完善,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油井口防盗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采油井口防盗装置,包括油井和防护圆筒,所述油井的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框架,所述圆形框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挂钩环,所述圆形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可选的,四个所述滑槽的一侧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长块,四个所述滑槽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接环。
可选的,四个所述长块一侧的表面均开设有卡槽,四个所述卡接环的内部套接卡接有防盗锁。
可选的,所述油井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圆筒,所述防护圆筒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大型拉钩。
可选的,所述防护圆筒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探照灯,所述探照灯通过电源线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两侧均设置了电源线对接口。
可选的,所述防护圆筒外表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均通过螺孔螺纹连接有螺栓。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油井口防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采油井口防盗装置,经滑槽、滑块和圆形框架的搭配设置,使用时通过小型吊机将圆形框架经滑槽掉落至合适的位置,由于圆形框架的一侧固定相连有滑块,使得滑块既起到升降的作用,又起到受力支撑的作用,从而使得油田井起到防护的作用,然后在滑槽的一侧设了防盗锁,从而起到第二层防护的作用。
2、该采油井口防盗装置,通过固定块和螺栓的搭配设置,人员在对油井进行防护时,将防护圆筒套在油井的外层,由于防护圆筒外表面固定相连固定块,然后再通过螺栓对防护圆筒进行固定,从而达到第三次防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井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庆炜,未经董庆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81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搬运车
- 下一篇:一种果蔬食品检测用磁力加热搅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