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水质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76652.8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4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李万宗;吴怡;徐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北京万疆久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沃特兰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1/14;G01N35/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5 | 代理人: | 周亚婷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湖畔路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水质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体水质检测设备,针对现有的检测设备无法水下作业,而水体采样到倒入装置之间的时间里,样品水质可能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检测仪本体和外管,所述外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外壳,检测仪本体固定安装于外壳内,所述外管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检测仪本体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固定安装于第二通孔内,检测仪本体上设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各结构的配合,使得检测仪本体可以在水下进行作业,从而做到对水体进行即时检测,避免了水体采样后在运输过程中水质产生变化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水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水体水质检测设备是可以对水进行各种化学物理成分检测的设备,根据需要,水质检测设备可以通过安装不同的材料以完成水体PH检测、水体悬浮颗粒大小检测、有机物含量检测等,现有的水质检测设备已基本可以满足水体所有成分的含量检测。
但现有的水质检测设备通常无法在水下作业,因此都需要提前取水采样,随后倒入设备中进行检测分析,而从采样到倒入设备,中间的时间内样品水质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使最终检测数据不准确,因此就需要一种新型的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检测设备无法水下作业,而水体采样到倒入装置之间的时间里,样品水质可能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体水质检测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水质检测设备,包括检测仪本体和外管,所述外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外壳,检测仪本体固定安装于外壳内,检测仪本体的可检测对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所述外管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检测仪本体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固定安装于第二通孔内,外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检测仪本体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固定安装于第三通孔内,出水管的位于外壳外的一端螺旋安装有旋盖,可以通过旋转旋盖安装或拆卸旋盖,所述外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盘,外管的侧面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杆的一端,两个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塞,两个固定杆对称设置,转盘与第一活塞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外管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螺旋安装有螺纹柱,螺纹柱的顶部与第一连接管固定连接,螺纹槽只在外管内占据一部分位置,该段范围即为螺纹柱的活动范围。
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圆盘,第一活塞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圆盘转动安装于凹槽内,即圆盘卡在凹槽内,使得圆盘、第二连接管、第一活塞连为一体,但圆盘可以在不影响第一活塞的情况下在凹槽内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盘、螺纹柱、圆盘上均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活动安装有连杆,且连杆活动安装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即连杆贯穿转盘、螺纹柱、圆盘。
优选的,所述外管的侧面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滑板,滑板的顶部与连杆固定连接,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一活塞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水体水质检测设备,为了解决水质检测设备无法水下作业的问题,设置了外管等结构,并用外壳将检测仪本体保护,使得整个设备可以放入水下,可以即时得对水体水质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第一活塞、第二活塞、滑板等结构,通过控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能够使水体进入到外管内,随后通过控制滑板,可以将水通过进水管挤压进检测仪本体内,从而完成水体水质检测。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各结构的配合,使得检测仪本体可以在水下进行作业,从而做到对水体进行即时检测,避免了水体采样后在运输过程中水质产生变化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北京万疆久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沃特兰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北京万疆久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沃特兰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6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电缆制造用金属单丝表面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孔杠铃片及其使用的钢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