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粉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76195.2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7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姚敏;张静;李东;付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敏;张静;李东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乌***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品 检测 粉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粉碎装置,支撑底座上端通过支撑杆安装固定有粉碎箱,粉碎箱外侧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底部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转杆,转杆贯穿粉碎箱顶部设于粉碎箱内,转杆上安装套接固定有粉碎叶片,粉碎箱中部滑动插接有分隔板,粉碎箱外右侧壁位于分隔板上下两端对称固定有安装座,两组安装座之间通过紧固螺钉和分隔板螺接固定,粉碎箱外左右两侧壁均对称固定有支撑架,两组支撑架上安装固定有气缸,两组气缸活动端固定有挤压板,两组挤压板底部和粉碎箱内侧底部滑动抵接,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分隔式搅拌粉碎和挤压粉碎对食品进行充分的粉碎,方便回收收集粉碎过后的食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食品检测粉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问题不但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而且还制约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三聚氰胺、苏丹红、致癌毒米、阜阳大头娃娃奶粉、台塑剂以及瘦肉精等数十起食品安全事件被查处曝光后,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话题,国际上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化学性危害、生物毒素、微生物性危害、食品掺假和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流入市场的食品都要按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进行食品检测,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国标所规定的的要求,食品检测通常要先进行粉碎现有的粉碎装置粉碎细度不好,不能进行成分的有效检测,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此公开号为CN201821831723.6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食品检测用粉碎装置它涉及食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细粉碎室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初粉碎室,初粉碎室内的转轴上安装有初粉碎叶片,细粉碎室内的转轴上安装有上下压板,上下压板之间连接有两根对称的贯穿轴,两根贯穿轴上分别穿设有粉碎锤,细粉碎室的侧壁设置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筛网,筛网两侧的细粉碎室的内圆周壁上均布有若干粉碎斜槽;所述的初粉碎室的上部连接有进料槽,进料槽的底部设置有进料口挡板;所述的筛网的上端连接有进风口,进风口上套设有防尘布袋,筛网的下端连接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经初粉碎和细粉碎,由同一电机带动,粉碎效率高,减少制造成本,降低耗能,粉碎效果好,无灰尘进入,保证食品的原样检测。
但是这种食品检测的粉碎装置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将食品投入初粉碎室,底部没有支撑结构,食品很快通过粉碎叶片进入细粉碎室内,并没有对食品进行充分的搅拌粉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粉碎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粉碎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粉碎箱、电机、转杆、粉碎叶片、分隔板、安装座、紧固螺钉、支撑架、气缸、挤压板、压齿、支撑杆、通孔、接料槽,所述支撑底座上端通过支撑杆安装固定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外侧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粉碎箱顶部设于粉碎箱内,所述转杆上安装套接固定有粉碎叶片,所述粉碎箱中部滑动插接有分隔板,所述粉碎箱外右侧壁位于分隔板上下两端对称固定有安装座,两组所述安装座之间通过紧固螺钉和分隔板螺接固定,所述粉碎箱外左右两侧壁均对称固定有支撑架,两组所述支撑架上安装固定有气缸,两组所述气缸活动端固定有挤压板,两组所述挤压板底部和粉碎箱内侧底部滑动抵接,两组所述挤压板相对端侧壁均匀固定有压齿,所述粉碎箱底部均匀开设有粉碎过后食品进入的通孔,所述支撑底座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接料槽。
优选地,所述接料槽底部固定有第一卡板,所述支撑底座上端固定有与第一卡板滑动卡接的第二卡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均为L型。
优选地,所述粉碎箱右侧底部插接固定有用于投放未加工食品的进料漏斗。
优选地,所述粉碎叶片不少于三组且均匀固定在转杆上。
优选地,粉碎箱2为便于观察的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敏;张静;李东,未经姚敏;张静;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61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炭余热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可控地下水降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