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时电缆过路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74432.1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6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光;薛健聪;阮畅和;王均明;黄怀宗;蓝维圳;林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时 电缆 过路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过路保护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临时电缆过路保护装置,包括电缆固定座和底板,电缆固定座设置在底板的中部,电缆固定座与底板围合形成一可供电缆放置的空腔,电缆固定座的长度方向与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同,空腔的中心轴线方向与电缆固定座的长度方向相同;底板的高度为7mm~23mm,底板的长度与路面的宽度相同,底板的宽度为600mm~900mm,电缆固定座的长度与底板的长度相等,底板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电缆固定座的高度的三倍,底板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缆固定座的宽度的三倍。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不会破坏路面,且安装快捷,使用方便和承重强度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过路保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临时电缆过路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通过塑胶保护装置保护电缆,该装置的主要缺陷为:其一需要破坏路面,在地面上钻两排孔,安装膨胀螺丝来紧固装置,安装麻烦,安装时间长,使用不方便,特别不适用于施工时临时需要敷设电缆的情况;其二该装置为壳体结构,仅能承受轻型车辆通过,无法承受重型施工车辆碾压,无法很好地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故在使用重型施工车辆的施工现场,常见过路电缆直接裸露敷设在地面上,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施工车辆直接碾压电缆通过,违反了安规相关规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破坏路面,安装快捷,使用方便和承重强度大的临时电缆过路保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时电缆过路保护装置,包括电缆固定座和底板,所述电缆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电缆固定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电缆固定座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一可供电缆放置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所述电缆固定座的长度方向相同;底板的长度与路面的宽度相同,所述电缆固定座的长度与所述底板的长度相等,所述电缆固定座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底板的高度的三倍,所述底板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缆固定座的宽度的三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电缆固定座包括第一槽钢,所述第一槽钢的开口朝所述底板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空腔由所述第一槽钢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电缆固定座包括第二槽钢、第一缓冲板条和第二缓冲板条,所述第一槽钢的开口朝所述底板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空腔由所述第一槽钢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缓冲板条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槽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缓冲板条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缓冲板条上,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缓冲板条、所述第二缓冲板条和所述第二槽钢呈阶梯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电缆固定座包括第三缓冲板条和第四缓冲板条,所述第三缓冲板条设有两个且分别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空腔由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第三缓冲板条围合形成,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沙土,所述第四缓冲板条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缓冲板条上,所述第四缓冲板条、所述第三缓冲板条与所述底板呈阶梯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电缆固定座包括第一方板条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方板条设有两个且分别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方板条之间,所述空腔由所述第一盖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第一方板条围合形成,所述空腔内设有套设在电缆外部的第一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电缆固定座包括第二方板条、第二盖板、第五缓冲板条和第六缓冲板条,所述第二方板条设有两个且分别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盖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方板条之间,所述空腔由所述第二盖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第二方板条围合形成,所述空腔内设有套设在电缆外部的第二钢管,所述第五缓冲板条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方板条的外侧,所述第六缓冲板条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五缓冲板条上,所述底板、所述第五缓冲板条、所述第六缓冲板条和所述第二方板条呈阶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44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蓝牙模块的手机操作设备
- 下一篇:一种滤棒成型机自动控制开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