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车载终端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3353.9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9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袁锋;张伟;季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40;G16Y40/10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杨瑞玲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车载 终端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载终端测试装置,所述智能车载终端测试装置包括数据发送端、数据接收端、车载终端和监控平台。数据发送端用于发送测试数据给所述车载终端;车载终端包括CAN通信模块、主控制器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CAN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测试数据;主控制器模块用于将CAN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测试数据按照通信协议打包发送给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打包好的测试数据发送给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其通过修改网络映射,将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来的测试数据转发给数据接收端;数据接收端用于对监控平台转发的测试数据进行解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简单便捷,准确性高,且有较强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联网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汽车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借助远程监控设备对新开发的电动汽车各项性能指标进行采集是检测电动汽车性能指标的重要手段,也为电动汽车后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根据国家最新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必须通过车载终端对车辆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发送到企业平台,实现对车辆的远程监控。通过掌握车辆的运行状况和故障信息,可以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同时运行数据的采集对电动汽车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现有的车载终端装置网络服务功能单一、操作较为繁琐,且相关信息易报错,服务质量不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车载终端测试装置,其测试简单便捷,准确性高,且有较强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车载终端测试装置,其包括数据发送端、数据接收端、车载终端和监控平台。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车载终端连接,所述数据发送端用于发送测试数据给所述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其包括CAN通信模块、主控制器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CAN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发送端相连接,所述CAN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所述测试数据;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用于将所述CAN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数据按照通信协议打包发送给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监控平台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打包好的所述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平台;所述监控平台,其通过修改网络映射,将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来的所述测试数据转发给所述数据接收端;所述数据接收端用于对所述监控平台转发的测试数据进行解析。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车载终端测试装置,还包括CAN卡,所述数据发送端经所述CAN卡与所述CAN通信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数据包括电池数据、电机数据和整车数据;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2G、3G、4G或5G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发送端为装有上位机解析软件的第一计算机,所述第一计算机按照定好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上位机解析软件将测试数据发送至所述CAN通信模块;所述数据接收端为装有解析上位机的第二计算机,所述第二计算机用于解析所述监控平台转发过来的测试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中心还用于和所述车载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或向所述车载终端发送控制指令;所述CAN通信模块还用于与电动汽车的CAN网络相连接,负责接收车辆的实时运行信息及向CAN总线上的节点发送控制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接收端还用于将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测试数据与所述数据接收端的解析后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解析后的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终端—传输管道—云端”的物联网架构模式,其系统设计合理,功能多样化,使用方便快捷,数据传输效率高,稳定性强,应用前景广泛。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33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半导体控温床的内芯腔结构
- 下一篇:一种耐磨半导体换热器导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