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脱模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73185.3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9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翟龙;杨加发;高夕力;刘亚琳;黄湘宁;洪雄杰;李祉颉;杨强;赵弘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邵红波 |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合 圆柱形 脱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脱模仪,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在二者中心均设有脱模槽孔结构;并且所述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之间设有电机支架,其上设有驱动装置及与之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杠升降电机及与之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脱模槽孔结构同轴设置,在丝杆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圆形顶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便捷,通过相对设置的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使丝杆电机带动丝杆升、降过程中均可进行试件脱模,如此往复操作过程中均处于脱模工作状态,将脱模效率提高一倍,节约试验人员工作时间,并且适用范围广,脱模质量好,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脱模仪,属于道路工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我国各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广泛采用的路面结构形式,其具有行车舒适、建养方便和可回收利用等优点。沥青路面施工前需根据材料特性和使用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保证沥青路面性能良好。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要求,我国推荐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同时技术成熟和经验丰富的地区可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如目前较具代表性的GTM设计方法,其基于旋转压实试验成型试件,能更好的模拟现场行车状态),但需进行马歇尔设计方法中的相关检验。
无论是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还是GTM设计方法,过程中均需成型一定尺寸的圆柱形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相关试验,以确定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同时,确定最佳油石比后也应成型圆柱形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进行检验,以保证设计成果可行。此外,关于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相关科学研究中也常常需要成型圆柱形试件进行试验分析。
成型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后必须脱模才可进行相关试验,但目前的脱模机普遍采用“先升后降”的脱模方式,即升起脱模杆将沥青混合料试件从模具中顶出后电机反转降下脱模杆,取出模具,再进行下一个试件脱模。此种脱模方式在电机反转降下脱模杆过程中试验人员完全等待,效率低下。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可高效脱模的圆柱形沥青混合料试件脱模仪。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脱模仪,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脱模仪,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结构体系,在二者中心均设有脱模槽孔结构;并且所述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之间设有电机支架,其上设有驱动装置及与之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杠升降电机及与之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脱模槽孔结构同轴设置,在丝杆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圆形顶块。
前述下脱模组包括底板,在底板四角处设有立柱,中心处设有试件支架,在试件支架上方设有四角均与所述立柱固连的下脱模支架;所述下脱模支架的中心设有下脱模槽孔结构;所述上脱模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立柱上端且四角均与立柱固连的模具支架和上脱模支架,在上脱模支架中心开设有与下脱模槽孔结构同轴设置的上脱模槽孔结构。
前述电机支架设置在下脱模支架和模具支架之间且其四角均与所述立柱固连,在电机支架和模具支架中心处开设有与下脱模槽孔结构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丝杠升降电机固连在电机支架中心,并且与之连接的丝杆一端穿过电机支架,另一端穿过模具支架。
前述下脱模槽孔结构包括在下脱模支架中心开设的圆形卡槽一及与之嵌合的卡环一,所述卡环一由外圆环一、第一凸台和内圆环一组成;所述外圆环一及第一凸台与圆形卡槽一相适配,与圆形卡槽一形成凹槽嵌合结构;所述内圆环一孔径与试件相匹配。
前述卡环一上的内圆环一孔径为多种尺寸规格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31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