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微预应力空心方桩及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2016.8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6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源;许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宝丰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B28B21/80;B28B21/8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盈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预应力 空心 及其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离心微预应力空心方桩及其模具,所述离心方桩包括方桩本体、钢筋笼和桩帽,其中,所述方桩本体为离心成型,所述方桩本体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钢筋笼设于所述方桩本体内,用于为所述方桩本体提供支撑;所述桩帽设于所述方桩本体的端部,所述桩帽与所述钢筋笼固定连接。采用离心模具,采用离心工艺实密成型,按定量设计混凝土用量,模具的上、下壳体10合模后吊入离心机实施离心,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模具内混凝土密实成型形成中空,方桩本体1的混凝土密实性好,结实可靠,方桩本体1混凝土结构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预应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心微预应力空心方桩及其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一般是采用开口模具制造空心方桩,在模具放入钢筋笼,在钢筋笼内置一条中空钢管,浇注混凝土并振实后用卷扬机将内置的钢管抽拉出来形成中空,蒸汽快速养护桩身混凝土达到强度即可脱模为成品桩。
这种采用开口模具生产工艺比较古老。其内置钢管是为了减少混凝土用量,减较桩身重量。其采用振动器振实浇注的混凝土,然后抽拉钢管形成中空混凝土方桩。其存在多方面的质量问题:
1、混凝土采用振动器振实的效果不及离心机离心密实性好,人工振实操作不到位,桩身混凝土质量存在安全防患。混凝土在振动器振动时,混凝土的骨料沉降造成混凝土各组份分层,造成桩身的轴心承载受力不匀,桩身结构受力整体性能差。
2、抽拉时内置抽芯钢管会造成上面混凝土塌裂、塌落,断层、断裂等质量问题,隐密性的质量缺陷多,不易检查发现,不但严重危害桩身承载能力,且缺陷处容易受腐蚀而影响地基寿命。
3、内置的钢筋笼采用点位垫块,不易垫正垫直,浇注混凝土或振动器振密时均会造成钢筋笼偏位造成桩身钢筋保护层不标准,这严重影响桩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微预应力空心方桩及其模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离心微预应力空心方桩,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离心方桩包括方桩本体、钢筋笼和桩帽,其中,所述方桩本体为离心成型,所述方桩本体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钢筋笼设于所述方桩本体内,用于为所述方桩本体提供支撑;所述桩帽设于所述方桩本体的端部,所述桩帽与所述钢筋笼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离心微预应力空心方桩中,所述钢筋笼包括多条螺纹钢和钢丝,多条所述螺纹钢在所述方桩本体的方形框架内部均匀分布,所述钢丝在空间上依次沿多条所述螺纹钢的外壁缠绕设置。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离心微预应力空心方桩中,多条所述螺纹钢的端部均设有螺纹。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离心微预应力空心方桩中,所述端帽包括外框和端板,所述外框垂直所述端板并套设于所述方桩本体的端部设置,所述端板与所述方桩本体的端面贴合设置,所述端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过所述螺纹钢。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离心微预应力空心方桩中,于所述方桩本体内设有钢筋套筒,所述钢筋套筒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螺纹钢端部的外壁,所述钢筋套筒的另一端不伸出所述方桩本体的端面设置。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离心微预应力空心方桩中,所述钢筋套筒的内壁设有螺纹。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离心微预应力空心方桩中,于所述方桩本体内靠近端部位置设有网片。
一种离心微预应力空心方桩用模具,所述模具用于生产上述的一种离心微预应力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外壳、张拉板、张拉杆和限位板,其中,
所述外壳包括对称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外壳的外侧面呈圆柱体,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与所述方桩本体的形状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宝丰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宝丰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2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手架横向支撑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区域温度均衡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