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屋顶给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70163.1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4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方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竞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B01D29/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屋顶 给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观屋顶给水装置,属于建筑设计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雨水收集装置,雨水收集装置开口处铰接有铰接板,铰接板上贯穿有若干与雨水收集装置内部连通的过滤孔,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清理杂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景观屋顶给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筑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里空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和人们的需求,逐渐出现了带有景观的屋顶建筑技术。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扩大绿化面积,城市屋顶占有约城市面积的1/5,如果合理改善并加以利用,会使城市在环境与绿化方面得到整体的提升。
但伴随着景观屋顶的诞生,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屋顶相当于一个人工沙漠,夏天太阳直射时,屋顶温度可超过60摄氏度,一般的动物植物都无法生存,某些耐旱植物生存时,由于缺水,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暂时停止,并不能达到人类所期望的结果。因此,人们想出了通过屋顶给水装置解决景观屋顶给水问题。
在公告号为CN21014086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景观屋顶给水装置,包括储水箱、雨水收集装置、过滤装置、压力传感器、无负压设备、三通阀、进水阀。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景观屋顶给水装置,其通过雨水收集装置实现了雨水的回收,进而对景观屋顶的有效供水。然而,虽然上述雨水装置内设置有过滤装置,但是由于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一般呈顶部具有开口的容器状,且过滤装置一般位于雨水收集装置的底部。因此在人们清理过滤装置内的堵塞物时,需要进入收集装置内进行清理,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屋顶给水装置,其具有方便清理杂物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景观屋顶给水装置,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雨水收集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开口处铰接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上贯穿有若干与雨水收集装置内部连通的过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能够通过过滤孔进入雨水收集装置内,而杂物无法进入,使得铰接板起到过滤作用。当杂物堵塞过滤孔时,工作人员不仅无需进入收集装置内清理杂物,而且只需要将铰接板翻开后冲洗即可,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板呈弧状且其最低端靠近雨水收集装置的一侧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量较大时,雨水能够堆积在弧形的铰接板上,弧形的铰接板能够起到缓存雨水作用,避免雨水从铰接板边缘流失,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同时,由于铰接板的最低端靠近雨水收集装置的其中一侧内壁,因此杂物会随着雨水一同流至靠近雨水收集装置的一侧,拉近杂物与工作人员之间的间距,方便工作人员清理杂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板最低端朝向雨水收集装置内设置有杂物收集槽,所述杂物收集槽内开设有第一漏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杂物收集槽起到收集杂物的作用,杂物落在杂物收集槽内后,只会将杂物收集槽底部的第一漏孔堵塞,不容易将整个杂物收集槽堵塞,提高铰接板的过滤稳定性,同时提高杂物收纳容量。同时,工作人员只需要清理杂物收集槽即可,无需翻折铰接板,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杂物收集槽与铰接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杂物收集槽内收集杂物后重量较重,因此在加强筋的加强结构下,杂物收集槽与铰接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提高杂物收集槽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杂物收集槽内设置有易取槽,所述易取槽周侧开设有与第一漏孔连通的第二漏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杂物会随着雨水落入易取槽内,而易取槽能够从杂物收集槽内取出,方便工作人员清理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竞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竞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0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