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CPE的NR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69988.1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3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图;谢骥;姚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嘉华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48;H01Q1/50;H01Q9/04;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cpe nr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CPE的NR天线,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八边形棱柱状的安装架以及间隔设置于安装架各个表面的四个天线单元;天线单元包括正方形的基板,沿基板对角线方向设置于基板一面的两个叶片状第一辐射臂、设置于第一辐射臂上的第一馈电点、第一馈地点、设置于基板另一面的两个叶片状第二辐射臂、设置于第二辐射臂上的第二馈电点、第二馈地点,两个第一辐射臂和两个第二辐射臂之间相互垂直。设置4个天线单元,可以改善天线波束覆盖,增强天线的信号收发强度;两个第一辐射臂和两个第二辐射臂组成±45°双极化天线,在保证性能指标不变的前提下,天线高度空间节省了约90%的空间,实现了CPE基站天线的高集成化和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CPE的NR天线。
背景技术
当今时代5G通信快速发展,与此同时5G终端设备亦将大量出现在市场,定制化需求的涌现,使得对于新型通信基站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站天线, 包括宏站和微基站,作为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装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微基站天线多为ME DIPOLE天线,其占用面积较大,虽然可满足性能指标,但是导致基站终端产品小型化和低成本难度增大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将3.3-3.8GHz以及4.4-5.0GHz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sub 6GHz)使用频段。5G天线带宽在原有4G频段的基础上多覆盖3.3-5.0GHz,这加大了天线的设计难度。一款既满足5G网络频段又满足低成本小尺寸微基站终端天线是研发人员需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小基站NR天线采用传统的ME DIPOLE天线,ME DIPOLE天线耦合辐射臂的方式输出或接收电磁波,可实现NR频段有效工作区间,然而,ME DIPOLE天线往往占据较大的空间,导致成本高,且不易组装,天线整体的尺寸大,导致CPE整机的小型化和低成本需求变得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CPE的NR天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CPE的NR天线,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八边形棱柱状的安装架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各个表面的四个天线单元;
所述天线单元包括正方形的基板,沿所述基板对角线方向设置于所述基板一面的两个叶片状第一辐射臂、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上的第一馈电点、设置于另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上的第一馈地点、沿所述基板对角线方向设置于所述基板另一面的两个叶片状第二辐射臂、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上的第二馈电点以及设置于另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上的第二馈地点,两个所述第一辐射臂和两个所述第二辐射臂之间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架体和与所述第一架体相连的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包括八边形的顶板、与所述顶板三个相邻边相连的三个第一侧板以及分别与边缘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连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架体包括与所述三个第一侧板对称设置的三个第二侧板以及分别与边缘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相连的第二连接板,三个所述第一侧板、三个所述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形成所述安装架的八个侧面。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长条状的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通槽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90mm、90mm和18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中部的两个棱处设置有半圆柱状的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连通的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的八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安装卡槽,所述基板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安装卡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顶面设置有一凸出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块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定位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嘉华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嘉华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9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固成型电感器注粉新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顶管的导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