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铬回收的资源化处置电镀污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68851.4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2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辛宝平;葛亚军;田炳阳;吴立臻;夏杨;安迪;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5/00;C22B19/20;C22B23/00;C22B34/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于晶晶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回收 资源 处置 电镀 污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铬回收的资源化处置电镀污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实现将电镀污泥浆液酸化处理的硫酸浸提罐、第一压滤机、用于接收浸出滤液的储液罐、含有铜萃取剂的第一萃取槽、用于实现将三价铬离子氧化成六价铬离子的氧化罐、第一沉淀罐、第二压滤机、用于实现将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的还原罐、用于沉淀三价铬离子的第二沉淀罐、第三压滤机以及用于收集铬沉淀的第一储料罐。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镀污泥中的铜、镍、锌99%的高效回收,同时实现了电镀污泥中Cr98%以上的回收效率并制备成高价值产品,浸提残渣完全脱毒,使来料的危废完全转为一般固废。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收益明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污泥金属回收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铬回收的资源化处置电镀污泥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电镀企业超过1万多家,电镀行业每年排出的电镀废水约有40亿立方米。如此大量的电镀废水,经化学方法处理后产生的是具有大量重金属的电镀污泥。这些电镀污泥,其主要成分为铬、铁、铜、镍、铝、锌、镁、钙、硅、硫、氰等。由于电镀污泥中重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因此被国家名列为危险废物。但同时电镀污泥富含大量金属资源,电镀污泥中铬含量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现有技术中资源化处置电镀污泥回收利用重金属,常利用火法、湿法技术将污泥中的重金属提取,回收利用,而火法技术有高温熔融法、焙烧法和焚烧法,采用火法技术处置电镀污泥需利用燃料,耗能较多而且焚烧过程易造成二次污染;湿法技术相对来说成本低、二次污染小,但目前的湿法技术对铜、镍、铬的选择性较差,导致回收率较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基于铬回收的资源化处置电镀污泥装置,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铬回收的资源化处置电镀污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实现将电镀污泥浆液一次浸出的硫酸浸提罐、第一压滤机、用于接收浸出滤液的储液罐、含有铜萃取剂的第一萃取槽、用于实现将三价铬离子氧化成六价铬离子的氧化罐、第一沉淀罐、第二压滤机、用于实现将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的还原罐、用于沉淀三价铬离子的第二沉淀罐、第三压滤机以及用于收集铬沉淀的第一储料罐,其中,所述硫酸浸提罐的出料口与第一压滤机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一压滤机的一次浸出滤液出口与储液罐的入料口连接,所述储液罐的出料口与第一萃取槽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萃取槽的铜萃余液出口与氧化罐的入料口连接,所述氧化罐的出料口与第一沉淀罐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沉淀罐的出料口与第二压滤机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二压滤机的滤液出口与还原罐的入料口连接,所述还原罐的出料口与第二沉淀罐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沉淀罐的出料口与第三板框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三压滤机的滤渣出口与第一储料罐的入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料罐的出料口与用于实现将氢氧化铬分解成三氧化二铬的高温煅烧装置连接,所述高温煅烧装置为马弗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滤机的一次浸出滤渣出口与生物酸浸提罐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生物酸浸提罐的出料口与第四压滤机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四压滤机的二次浸出滤液出口与储液罐的入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压滤机的二次浸出滤渣出口与洗渣罐的入料口连接,所述洗渣罐的出料口与第五压滤机的入料口连接,第五压滤机的三次浸出滤液出口与生物酸浸提罐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五压滤机的滤渣出口与残渣储罐的入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萃取槽的富铜液出口与硫酸铜结晶釜的入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滤机的滤渣出口与第二储料罐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二储料罐的出料口与酸溶罐的入料口连接,所述酸溶罐的出料口与含有镍萃取剂的第二萃取槽的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二萃取槽的富镍液出口与硫酸镍结晶釜的入料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8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