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烹饪用具有搅拌功能的煲粥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68676.9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6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蔡振林;姜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1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吴越 |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烹饪 用具 搅拌 功能 煲粥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烹饪用具有搅拌功能的煲粥锅,包括锅体、盖体,所述锅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套接有第一隔热层,且所述第一隔热层内套接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套接有内胆,且所述内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加热层圆周侧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铜棒,且所述铜棒呈竖直状,所述铜棒相对加热层呈对称分布,且所述铜棒的顶端贯穿第一隔热层。本实用新型煲粥锅解决了普通电煲锅锅内的粥受热不均匀、加热速度慢、粥中谷物和水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烹饪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烹饪用具有搅拌功能的煲粥锅。
背景技术
人类进化历史上学会使用火绝对是及其重要的一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历程,当人类学会控制利用电能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又得到了极大地进步,最开始对火的利用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使人类吃上了熟食,而现代使用的五花八门的烹饪用具,绝大部分是使用电能,比如电煲锅。
目前生活中常用的电煲锅均大同小异,虽然电煲锅的材质从铝到紫砂各种更换升级,但依然是将粥在锅内加热煮熟仅此而已,无论材质如何升级,电煲锅的性能和功能本质并没有发什么变化,如何使电煲锅的加热速度更快、加热更均匀且煮粥的效果更好是值得行业考虑的问题,比如我们在煮粥的过程中必做的一件事,即对粥进行充分的搅拌,使粥受热均匀、加热速度更快、粥中谷物颗粒和水充分混合,以此为思路,我们提出了一种食品烹饪用具有搅拌功能的煲粥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品烹饪用具有搅拌功能的煲粥锅,解决了普通电煲锅锅内的粥受热不均匀、加热速度慢、粥中谷物和水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品烹饪用具有搅拌功能的煲粥锅,包括锅体、盖体,所述锅体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内套接有第一隔热层,且所述第一隔热层内套接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套接有内胆,且所述内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加热层圆周侧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铜棒,且所述铜棒呈竖直状,所述铜棒相对加热层呈对称分布,且所述铜棒的顶端贯穿第一隔热层;
所述盖体底部的圆周壁套接有第二隔热层,所述盖体内开设有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二腔体内安装有连接器、弹簧座、控制盒和插座,所述弹簧座、控制盒和插座均与盖体固定连接,且所述插座贯穿盖体的一侧壁;所述盖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圆孔,且所述第一圆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圆孔贯穿第二隔热层和盖体的底端,所述第一圆孔内均安装有铁块,且所述铁块的圆周外壁与盖体固定连接,所述铁块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磁铁,且所述磁铁与第一圆孔滑动连接,所述磁铁的底端贯穿第一圆孔,且所述磁铁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安装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竖直向下的输出轴贯穿保护壳,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扇叶。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壳的底端开设有密封槽,且所述密封槽的凹槽内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接于电机的输出轴。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圆孔,且所述第二圆孔贯穿盖体的底部和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圆孔呈对称分布,且所述铜棒与第二圆孔滑动连接,所述铜棒的顶端与铜块固定连接,且所述铜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弹簧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座套接于弹簧和铜块。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器、插座、铜块和电机与控制盒之间均电性连接有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86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氢呋喃精制系统
- 下一篇: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