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中微塑料采样富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68546.5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卡夫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4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赵雷;王成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塑料 采样 富集 装置 | ||
一种水中微塑料采样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样箱、蠕动泵、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水管、滤纸、废水箱、紧固装置,所述水样箱、蠕动泵、第一容纳体依次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容纳体、废水箱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滤纸设于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之间,所述紧固装置将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与滤纸固定,所述第一容纳体上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二容纳体上设有第二过水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水中微塑料采样富集装置难以采样富集尺寸较小的微塑料颗粒、采样富集准确率低的不足,从而提高了采样富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中微塑料采样富集装置。
背景技术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肉眼往往难以分辨,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 PM2.5”。与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微塑料的危害体现在其颗粒直径微小上,对于环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
水体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人类使用含有微塑料颗粒产品导致微塑料进入环境和大块塑料垃圾分解或破碎成微小颗粒进入环境。其中,个人护理品中添加的塑料微珠就是水体微塑料的环境直接来源之一。在一些个人洗漱品如沐浴乳、洗面奶、牙膏以及一些化妆品如眼影、睫毛膏、保湿霜等个人护理品中,生产过程中人为添加以聚乙烯和聚丙烯材质为主的塑料微珠。个人洗漱后,废水中塑料微珠通过下水道进入污水厂。
塑料微珠体积小、密度轻、数量多,以当前污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很难有效去除这些塑料微珠,而绝大部分塑料微珠会进入自然水体,最终汇入海洋而长久存在,进而通过食物链对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甚至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大块塑料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塑料微粒,这些塑料微粒通过垃圾、土壤及地表水循环途径进入江河湖海水域中,造成微塑料污染。由于上述情形,需要对水体中的微塑料形态、浓度等进行研究,就需要我们根据需要,采集水体中的微塑料样品,并检测微塑料的成分、含量等,为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微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检测数据。
现有的水中微塑料采样富集装置常采用滤网或者筛网等放置在水流方向上的设计,利用水体自然流动或者抽水泵抽水对流动水样中的微塑料截留富集,然后过滤分离采样。这样的方案存在一些不足:1、由于滤网或者筛网的制作工艺的限制,对于尺寸较小的微塑料颗粒则难以采样富集;2、水体自然流动或抽水,流量不便控制,流动不平稳,一部分微塑料颗粒便很容易冲破滤网或者筛网的束缚,截留效果差,从而导致采样富集准确率低的发生,影响采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中微塑料采样富集装置,解决现有的水中微塑料采样富集装置难以采样富集尺寸较小的微塑料颗粒、采样富集准确率低的不足,从而提高采样富集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中微塑料采样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样箱、蠕动泵、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水管、滤纸、废水箱、紧固装置,所述水样箱、蠕动泵、第一容纳体依次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容纳体、废水箱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滤纸设于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之间,所述紧固装置将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与滤纸固定,所述第一容纳体上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二容纳体上设有第二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孔、第二过水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过水孔上设有第一接头,第二过水孔上设有第二接头,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分别与水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蠕动泵作为水的输送装置,通过水管将水输送至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之间的滤纸上,紧固装置将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与滤纸固定,滤纸拦截过滤水中的微塑料颗粒,实现采样富集。蠕动泵使水流动平稳,使得截留效果好,从而提高了采样富集准确率;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作为水流中微塑料的采样富集空间,起到一个暂存的作用,为水流通过滤纸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时间和起到了富集助力作用,另外,滤纸容易采样富集尺寸较小的微塑料颗粒,提高了采样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卡夫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卡夫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8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工具
- 下一篇:一种提高煤粉燃烧率的高炉炼铁自动化喷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