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换热器导水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68320.5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9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秉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21/04 | 分类号: | F25B21/04;H01L35/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0 | 代理人: | 吴迪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换热器 水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半导体换热器导水管,包括导水管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主体为铜管,其表面缠绕设置螺旋棱片,所述棱片高1.4~1.7mm,厚0.2~0.5mm;所述导水管主体包括多节,节与节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固定;相邻节端头位置设置卡紧结构,所述导水管主体表面设置石墨烯散热层,所述石墨烯散热层表面设置防锈层;所述导水管主体内壁设置内凸棱条,本实用新型改进新颖,设计巧妙,在铜管上增设了螺旋棱片,在其内壁设置内凸棱条,能够增加铜管的热交换面,增加了媒质接触面积,有利于提交铜管的制冷或者制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换热器导水管。
背景技术
半导体换热器主要原理通过半导体芯片的特性实现制冷和制热,通过导水管实现温度的扩散,现有技术中的导水管为铜管,铜管表面光滑,媒质接触面积不大,热交换效率有限,本方案据此设计本发明创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换热器导水管,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换热器导水管,包括导水管主体,所述导水管主体为铜管或者不锈钢管或铜镍合金管,其表面缠绕设置螺旋棱片,棱片选用铝片,在螺旋棱片表面设置散热花纹,散热花纹设计为凹凸不平的麻面,所述棱片高1.4~1.7mm,厚0.2~0.5mm,螺旋棱片从根部到顶面的厚度逐渐变薄;所述导水管主体包括多节,节与节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固定;相邻节端头位置设置卡紧结构,所述导水管主体表面设置石墨烯散热层,所述石墨烯散热层表面设置防锈层,防锈层选用氧化锌防锈底漆厚度为100μm或者磷钼酸锌底漆,其厚度为135μm,所述导水管主体内壁设置内凸棱条;所述接触部外凸于铜管或者不锈钢管或铜镍合金管表面,形态为薄型圆盘状,中间位置凹陷,四周外凸,这种结构表演触摸,接触部顶面设置耐热聚乙烯层,它通过高温热熔胶进行粘接在接触部顶面,在耐热聚乙烯层表面设置按压纹,按压纹设置为交错纹,三角形或者其他图形。
进一步的,所述内凸棱条在圆周上螺旋设置,相邻螺纹间距为 0.5~0.75mm。
进一步的,所述内凸棱条在沿着导水管主体内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从截面上看,在圆周上等间距设置,一般条数为18~20条。
进一步的,所述内凸棱条顶面为45~60°的楔形面,其高度为 0.3~0.55mm。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连接件为塑料套管,塑料套管为耐高温塑柔性塑料,包括耐高温改性PP层、玻璃纤维层和聚氯乙烯层。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套管与铜管或者不锈钢管或铜镍合金管之间固定方式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套管的长度大于5cm。
进一步的,所述卡紧结构包括:相邻节端头一侧为左端面,另一侧为右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卡紧结构包括:所述左端面设置外凸卡棱,所述右端面设置与外凸卡棱匹配的内凹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铜管或者不锈钢管或铜镍合金管内壁经过喷砂处理。
本实用新型改进新颖,设计巧妙,在铜管或者不锈钢管或铜镍合金管上增设了螺旋棱片,在其内壁设置内凸棱条,能够增加铜管或者不锈钢管或铜镍合金管的热交换面,增加了媒质接触面积,有利于提交铜管或者不锈钢管或铜镍合金管的制冷或者制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到水管主体截面示意图。
图3为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图示:1导水管主体、2螺旋棱片、3内凸棱条、4石墨烯散热层、5防锈层、6柔性连接件、7外凸卡棱、8内凹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秉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秉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8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水结构及香水瓶
- 下一篇:一种日用绳索清洁毛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