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65566.7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2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郑长刚;张春泽;温凯;王鹏程;刘永成;黄满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格联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讯联科技有限公司;郑长刚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F24F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张洪年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清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清洁装置,用于去除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包括柱形壳体和连接其底部和顶部的固定底座以及固定上盖,柱形壳体的内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相连的上过滤室、中过滤部和下过滤室,上过滤室所对应的柱形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出风部,下过滤室所对应的柱形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中过滤部包括横贯设置在柱形壳体内部的圆形过滤板,柱形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供圆形过滤板拆卸使用的拆卸部,上过滤室和下过滤室内分别设置可拆卸的设置有上过滤件和下过滤件,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抽吸机构,固定上盖上设置有第二出风部,固定上盖的内部设置有送风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清洁装置,可对空气进行多次过滤处理,且过滤组件便于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清洁装置,用于去除空气中的细颗粒物,保护人民大众身体健康。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装置是一种能够过滤、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去除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有效提高空气净度的产品,其在居家、办公、医疗及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一般而言,空气净化装置通常包括机壳、电机、风轮、空气过滤网组件(滤网)及电控系统,其中,电机、风轮、空气过滤网组件(滤网)及电控系统均安装于所述机壳内。在电机的驱动下,风轮进行转动而将外部空气从进风口吸入机壳内,经过空气过滤网组件(滤网)净化后从出风口送出。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通常在机壳底部或顶部设置有进风口,外部空气由该进风口输送至机壳内部,经过空气过滤组件净化后,从设于机壳顶部或底部的单个出风口送出,该空气净化装置出风口固定,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出风的方向和过滤空气输出效率,一般只能够对空气进行一次过滤处理,容易出现空气净化处理效果差,且单个过滤组件过滤,过滤组件上过滤后的粉尘、灰尘等较多,容易堵塞滤网,同时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中的过滤组件被堵塞或出现故障后,拆卸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增加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清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清洁装置,可以去除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包括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内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相连的上过滤室、中过滤部和下过滤室,所述上过滤室所对应的柱形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出风部,所述下过滤室所对应的柱形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中过滤部包括横贯设置在所述柱形壳体内部的圆形过滤板,所述圆形过滤板连通所述上过滤室和下过滤室,所述柱形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圆形过滤板拆卸使用的拆卸部,所述上过滤室和下过滤室内分别设置有上过滤件和下过滤件,所述上过滤件和下过滤件分别包括第一筒状过滤体和第二筒状过滤体;
所述上过滤室和下过滤室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筒状过滤体和所述第二筒状过滤体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过滤室底部的上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过滤室顶部的下环形凹槽;
还包括固定底座和固定上盖,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柱形壳体底部相连接的下连接部,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对所述第二筒状过滤体进行固定的环形固定板,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抽吸机构,所述固定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柱形壳体顶部相连接的上连接部,所述固定上盖上设置有第二出风部,第二出风部上设置有打开机构,所述固定上盖的内部设置有送风机构,所述固定上盖的底部可转动的设置有筒状调节板,所述筒状调节板可贴合覆盖在所述第一筒状过滤体的内侧,所述固定上盖上设置有转动调节件,所述转动调节件可控制所述筒状调节板具有打开所述第一筒状过滤体上的过滤部的打开状态和覆盖在所述第一筒状过滤体上的过滤部的关闭状态。
上述的空气清洁装置,所述第一筒状过滤体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条形过滤部,所述条形过滤部与所述条形过滤部之间为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格联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讯联科技有限公司;郑长刚,未经北京格联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讯联科技有限公司;郑长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55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蛋白胨胰酶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燃油箱减震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