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检测变压器油溶解气中C3的气相色谱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62585.4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0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唐峰;吕启深;向真;徐兵;郁光;庄鸿涛;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20;G01N30/40;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龚英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变压器 溶解 c3 色谱仪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检测变压器油溶解气中C3的气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相色谱仪包括进样系统、与进样系统连接的分离放空系统及与分离放空系统连接的检测系统,所述的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及与之连接的第一载气的输送管路,所述的分离放空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六通阀和四通阀、分别与六通阀连接的色谱柱、第一针阀和第二载气以及分别与四通阀连接第二针阀和第三载气,所述的检测系统为与六通阀连接的检测器。本实用新型检测灵敏度高,且提高了连续样品分析的效率与稳定性,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有较好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相色谱分析设备,特别是公开一种用于检测变压器油溶解气中C3的气相色谱仪,属于气相色谱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过对电力行业带油设备的绝缘油中溶解特征气体含量的色谱分析,可发现设备存在的潜伏性故障,从而早期就进行相关处理,可以预防故障进一步扩大而引起事故。特别是目前国内建设有大量特高压变压器的情况下,由于电压较高,微小放电和过热极易引起较大事故的发生。
特高压变压器具有体积大、油量多的特点,造成与故障相关的特征气体浓度非常小,故通过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检测来进行早期事故预防对变压器油(即变压器用绝缘油)溶解气的检测精度要求非常高,若测试方法的检测限较大,则可能导致设备的状态检测不到位。变压器油目前一般为矿物油,当变压器油受热或充油设备中有高能放电等情况发生时,变压器油会发生裂解,产生氢气或低分子烃类特征气体,目前常用的认为对判断充油电气设备内部故障有价值的气体为H2、CH4、C2H4、C2H6、C2H2、CO、CO2等。但在实际变压器油分解产物中还可能含有C3H6、C3H8,而现有技术中目前还鲜有在常规状态下对C3等进行监控的手段。传统用色谱柱系统及其流程下,在对运行中的变压器油样品进行分析时,样品中所含高分子烃类分子数越大,在色谱柱中保留时间越长。如果在较低的色谱柱温度下如60℃全部烃类出完,需要一小时左右,严重影响分析效率。如果在分离出低分子烃类后连续注入样品,则会出现上次高分子烃类样品和本次低分子烃类样品重叠等问题,影响分析结果。且在传统柱系统下,高分子烃类出峰保留时间长的同时峰型展宽较宽,响应相应低,致测试方法下的检测限较大,对极低含量的C3难以检测出。根据运行设备中的变压器油产气特性,可以认为在现有发展的技术条件可行的情况下,对变压器油溶解气中C3的检测可为特高压变压器是否需进行早期预防的故障有无判断及故障的严重程度判断提供更清晰全面及更加可靠的评价依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用于检测变压器油溶解气中C3的气相色谱仪,采用氦离子化检测器使得对变压器油溶解气中C3的检测具有非常低的检出限,可以达到达到10ppb级别,大大提升了检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检测变压器油溶解气中C3的气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相色谱仪包括进样系统、与进样系统连接的分离放空系统及与分离放空系统连接的检测系统,所述的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及与之连接的第一载气的输送管路,所述的分离放空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六通阀和四通阀、分别与六通阀连接的色谱柱、第一针阀和第二载气以及分别与四通阀连接的第二针阀和第三载气,所述的检测系统为与四通阀连接的检测器。所述的检测器采用氦离子化检测器。所述的色谱柱3采用Porapak Q+Porapak N柱,长度4m,口径3mm,内填担体60-80目,其中Porapak Q 2.4m、Porapak N 1.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2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