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烹饪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61879.5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9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陆松元;田海峰;谈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24;H05B6/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电磁线盘以及围设在所述电磁线盘外侧的防磁泄漏环,所述防磁泄漏环包括第一接头部、第二接头部以及凸出部,所述第一接头部和所述第二接头部通过所述凸出部相连,所述凸出部为采用非磁性金属或其合金制成的结构。相较于其他技术,本方案中的防磁泄漏环直接由金属丝线曲圆弯制对接成型,无需增加额外原材料的消耗,加工制作简单,不需要二次加工打磨,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可靠性高。此外,所述凸出部采用非磁性金属或非磁性金属的合金制成,从而使所述防磁泄漏环能够形成一个封闭的防磁泄漏结构,使环上各部位都能产生防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小家电产品已进入千家万户,电磁加热技术也因其清洁节能等优势深受人们喜欢。电磁烹饪器具是利用电磁加热的原理,即通过交变的磁力线切割锅具的底部,使用锅具产生很多小涡流而锅具自身发热,从而加热食物或者进行烹饪。
然而电磁烹饪器具在使用时,会有少量的磁力线外泄,容易产生电磁辐射,长时间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如何屏蔽电磁辐射也成为制造电磁烹饪器具必须考虑的技术问题。
此外,现有的防磁泄漏环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制作:防磁泄漏环采用冲压或铸模等一体成型的制作方法,该方法会增加原料的消耗,致使其成本增高;由非磁金属或其合金直接弯制并经由胶剂胶粘拼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会在连接位置产生缝隙或形成非封闭防磁区域,影响防磁效果,而且防辐射环在连接位置存在断裂的风险,如果防辐射环发生断裂,则其防辐射效果变差或者完全失效,从而影响电磁烹饪器具的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电磁线盘以及围设在所述电磁线盘外侧的防磁泄漏环,所述防磁泄漏环包括第一接头部、第二接头部以及凸出部,所述第一接头部和所述第二接头部通过所述凸出部相连,所述凸出部为采用非磁性金属或其合金制成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电压力锅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凸出部为焊接凸起,所述焊接凸起形成于所述第一接头部和所述第二接头部的配合面处。
所述第一接头部的用于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接头部的配合面为平直面、曲面或台阶面,所述第二接头部的用于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接头部的配合面与所述第一接头部的配合面相匹配。
所述焊接凸起沿所述第一接头部和所述第二接头部的配合面向外延伸凸出。
所述焊接凸起为焊接第一接头部和第二接头部接合处一周形成的环状凸起。
所述电磁烹饪器具防磁泄漏环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接头部和所述第二接头部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并由所述连接件形成所述凸出部。
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接头部、第二接头部外侧,所述连接套管是采用非铁磁性金属制成的结构。
所述连接套管与所述第一接头部、第二接头部焊接固定。
所述第一接头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接头部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一接头部、第二接头部相连。
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接头部的横截面积,并大于第二接头部的横截面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1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