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噪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61581.4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9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5/10;H02K9/06;H02K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噪电机,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转子、定子、转轴,位于外壳前端的前端盖,所述转轴的后端设置散热风扇,所述外壳开口的内圈设置截面为L型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凸出外壳开口表面,所述限位圈内侧镶嵌设置L型的软性圈,所述软性圈凸出与限位圈表面;所述前端盖具备具备一圆形凸体,所述圆形凸体卡在限位圈内侧,且与软性圈紧贴;所述限位圈的前端面与前端盖之间设置软性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限位圈使得前端盖与外壳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两者之间相互碰撞的几率,同时通过设置软性圈和软性环从而减小前端盖和外壳之间的相互摩擦,并且减小防噪电机内部的噪音传到外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噪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运行过程中,由于定子和转子做相对运动,势必产生噪音。电机运行时的噪音还主要来自于电机壳体与安装位置之间碰撞产生或是电机壳体本身碰撞产生,当电机放置于室内运行时尤为明显。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噪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噪电机,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转子、定子、转轴,位于外壳前端的前端盖,所述转轴的后端设置散热风扇,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外壳开口的内圈设置截面为L型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凸出外壳开口表面,所述限位圈内侧镶嵌设置L型的软性圈,所述软性圈凸出与限位圈表面;所述前端盖具备具备一圆形凸体,所述圆形凸体卡在限位圈内侧,且与软性圈紧贴;所述限位圈的前端面与前端盖之间设置软性环。
进一步的,所述软性圈和软性环的材质均为聚丙烯胶或热塑性聚氨酯胶。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开口处外侧设置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开设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软性圈和软性环的表面均涂覆设置防水涂层。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限位圈使得前端盖与外壳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两者之间相互碰撞的几率,同时通过设置软性圈和软性环从而减小前端盖和外壳之间的相互摩擦,并且减小防噪电机内部的噪音传到外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2转子、3定子、4转轴、5前端盖、6散热风扇、7限位圈、8软性圈、9软性环、10折弯部、1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15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除尘结构的集成电路板
- 下一篇:预防电机轴承电气腐蚀的电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