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底相机的调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60449.1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3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G02B7/04;G03B1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底 相机 调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底相机的调焦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马达,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马达上,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和调焦转子,所述传感器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马达包括驱动杆和马达壳体,所述调焦转子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限位开关上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传感器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方便使用的优点,有效防止调焦结构的横向晃动影响其工作,提高调焦的准确度和清晰度,有利于提高检测效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眼底相机的调焦结构。
背景技术
眼底相机属于医学成像领域,用于获取人眼视网膜图像,以便医疗人员检查眼底病或者辅助医疗人员判断其它器官的病情。由于眼底的血管是人体唯一可以通过体表直接观察到的血管,医疗人员通过眼底相机可以检查眼底的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以及屈光介质是否存在病变,同时还可以通过眼底相机协助对其它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病情判断,例如通过筛选视网膜照片检测脑梗塞、脑溢血、脑动脉硬化、脑肿瘤、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老年化黄斑变性等。越早检测出这些疾病越有利于临床治疗,因此眼底照相机普遍用于临床筛查眼底疾病,成为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在光学对焦的相机结构中,对焦的精准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相机拍照或者录像的质量。目前很多物料调焦的相机在精准度上无法控制到很精准,在极细微的情况下出现画面晃动或者模糊的情况。常用的单反相机或一些相机镜头的调焦结构有两种,一种是镜头电机式的调焦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通过镜头的旋转带动内部透镜组移动实现变焦;另一种是电机内置于相机内通过电机和变向齿轮带动固定好透镜组的镜头来回移动实现变焦;传统的多为后者,电机内置于相机内,位于镜头组的一侧平行,而通过专项齿轮带动平行设置的 180度夹角的镜头组移动,这种结构除了可以使电机和镜头组更紧凑,使相机整体结构更小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动力转向,去除了由于电机输出轴的抖动有可能导致的镜头组的晃动;但是由于转向齿轮的依然是存在轴向的振动可能性,其稳定性不能到达完美的程度;而电子相机中,更多的是采用镜头电机式的调焦结构,其通过将镜头内设置成具有电机转动驱动的结构,整个镜头自身作为电机使用,提供旋转动力源,从而更好的解决了镜头抖动的问题。现有的调焦结构不稳定,拍摄质量差,且影响患者的检测结果,不利于人们的使用。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眼底相机的调焦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眼底相机的调焦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马达2,所述壳体1固定安装在马达2上, 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开关3,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4和调焦转子7,所述传感器4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装置5,所述马达2包括驱动杆6和马达壳体8,所述驱动杆6为丝杆结构,所述驱动杆6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所述调焦转子7设置在驱动杆6的两端,所述调焦转子7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焦转子7的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杆6上,所述限位开关3上设置有限位装置9,所述传感器4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与固定装置5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沿驱动杆6轴向延伸的传感器支撑架滑道,所述支撑架10设置有与传感器支撑架滑道滑动配合的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支撑架滑道和滑轨为磁悬浮滑轨配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焦转子7在水平方向成90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眼底相机的调焦结构,具有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方便使用的优点,有效防止调焦结构的横向晃动影响其工作,提高了调焦的准确度和清晰度,消除了马达的驱动杆在转动输出的过程中,出现左右偏移的晃动的问题,提高了眼底相机的调焦结构的稳定性,防止拍照模糊,影响其诊断,提高了照片质量和诊断治疗及诊断效率,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0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外科术前洗胃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紫外线消毒包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