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60063.0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5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邱先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森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 |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黄勇亮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除湿 装置 散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结构包括螺栓孔、冷凝板、下连接件、连接基座、防尘网格、固定螺钉轴孔、上连接件、高效散热结构、驱动机体,螺栓孔与连接基座为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结构上通过驱动机体进行驱动带动着内连接的冷凝板进行同步的运行,且在带动着连接轴进行高效的转动并且连接着驱动散热叶同步的运行,从而将内部的热气通过机体壳上设置的出气槽向外界排出,进一步的后端设置有的冷凝管产生的冷气能够保障内部的避免产生较高的温度保护了在运行的元器件,进而在嵌入轴槽外环加装有保持架能够保障驱动散热叶在进行高效运行时候能保持稳定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属于除湿散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小型箱体,比如开关柜、端子箱等,传统加热除湿装置不能简单有效地除湿,其散热效果差,容易导致内部的电子元件因温度过高损坏,现有的散热结构,只具有散热效果,不能与除湿装置相配合提高除湿装置的除湿效率。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820890909.2的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包括智能除湿装置本体,所述智能除湿装置本体左端壁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器,所述智能除湿装置本体左端壁中部开有进气区,所述智能除湿装置本体内腔右端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散热器,所述智能除湿装置本体右端壁设有出气区,所述出气区内腔开有出气孔,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除湿内散热防护措施较差,导致长时间运行机体内部高温,使得内部元器件收到高温损坏降低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除湿内散热防护措施较差,导致长时间运行机体内部高温,使得内部元器件收到高温损坏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结构包括螺栓孔、冷凝板、下连接件、连接基座、防尘网格、固定螺钉轴孔、上连接件、高效散热结构、驱动机体,所述螺栓孔与连接基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驱动机体下端与连接基座上端相焊接,所述高效散热结构后端嵌入安装于冷凝板前端内,所述高效散热结构后端与驱动机体前端内相连接,所述冷凝板四个角外侧设置有固定螺钉轴孔。
进一步地,所述高效散热结构由连接轴、驱动散热叶、稳定杆、冷凝出气槽、衔接孔、嵌入轴槽、冷凝管、保持架、机体壳组成,所述连接轴外环与嵌入轴槽内环为同一轴心,所述连接轴外环与驱动散热叶内侧相连接,所述稳定杆与衔接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冷凝出气槽后端与机体壳前端相连接,所述嵌入轴槽外环与保持架内侧相粘合,所述冷凝管与保持架相连接,所述冷凝管后端与机体壳前端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件下端与驱动机体上端相连接,所述防尘网格外环与高效散热结构内环相粘合。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杆通过衔接孔与冷凝板前端相连接,所述机体壳前端内环与防尘网格外环相粘合。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件上端与驱动机体下端相连接,所述固定螺钉轴孔后端与驱动机体前端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件由铝合金制成,具有较好的防腐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基座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森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森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0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梯按键的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位于土豆收获机尾部的压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