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肺内小结节穿刺定位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8220.4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8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应泰;李凤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侯妮娜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肺内小 结节 穿刺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肺内小结节穿刺定位的装置,其包括:其前端为锥台段的定位线,中心开设有沿其长度延伸方向贯穿其长度的内腔;可插拔安置在定位线的内腔内且前端伸出于定位线的锥台段的用于加强定位线强度的钢芯;卡置在定位线外部且用于限定定位线的穿刺深度及避免定位线倒伏的弹簧限位器;其中,所述定位线为由医用可吸收材质制成的定位线,所述钢芯的前端为呈针尖形的尖端段。本实用新型的肺内小结节穿刺定位的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定位成功率高,符合法律法规规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肺内结节术前CT引导下穿刺定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肺内小结节的发生率和检出率不断提高,部分肺内小结节为恶性因此需要手术治疗,而肺内小结节因其体积小、质地软,与正常肺组织区分度低,因而术中触诊定位成功率低。因此为帮助手术中寻找肺内小结节,各种肺内小结节术前定位方法应运而生。
国际上对肺内小结节穿刺定位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为包括微弹簧圈穿刺定位法、带钩钢针在内的各种留置金属材料的定位方法。
目前各种定位方法所用基本原理是将其他用途的金属材料通过穿刺针置入肺内小结节周围。
操作流程为在CT引导下:1、将穿刺针按照所测量角度和深度刺入肺内小结节旁;2、从穿刺针中取出针芯;3、将定位材料从装载筒转移装载入穿刺针针体内;4、以穿刺针芯插入穿刺针针体,释放定位材料;5、退穿刺针、完成操作。
微弹簧圈定位法、带钩钢针等金属材料定位法的缺点是用于肺定位为超适应证使用存在法律风险,且需要配套穿刺针使用,有价格昂贵、操作步骤复杂、并发症较多的缺点。其中,通过穿刺针针芯向肺结节周围导入定位物的方式意味着穿刺针的套筒造成的肺损伤直径大于最终的定位物直径,肺损伤未被完全填塞面临较大的漏气风险。并且如果金属材料放置过深就会带来,要么过多切除肺组织影响患者肺功能,要么切断金属材料导致异物残留于患者体内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选择窘境,这个情况是各种金属材料定位不可避免的严重隐患。
因此,临床急需一种具有较高效率、简单易行、并发症发生率低、定位成功率高、符合法律法规规范的肺内结节穿刺定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穿刺针向结节周围导入金属定位物的缺点,提供一种肺内小结节穿刺定位的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定位成功率高,符合法律法规规范。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肺内小结节穿刺定位的装置,其包括:其前端为锥台段的定位线,中心开设有沿其长度延伸方向贯穿其长度的内腔;可插拔安置在定位线的内腔内且前端伸出于定位线的锥台段的用于加强定位线强度的钢芯;卡置在定位线外部且用于限定定位线的穿刺深度及避免定位线倒伏的弹簧限位器;其中,所述定位线为由医用可吸收材质制成的定位线,所述钢芯的前端为呈针尖形的尖端段。
其中,所述定位线的锥台段外镀有或者涂覆有用于在CT下显影的不透X射线的碘剂层。
其中,所述定位线的位于锥台段后部的部分包括锚固段,锚固段外壁上间隔设置用于将定位线锚固于肺组织内且辅助提拉的多个倒刺。
其中,所述定位线的位于锚固段后部的部分包括促凝段,促凝段外壁上涂覆有用于止血促凝的促凝层。
其中,所述定位线的位于促凝段后部的部分包括减阻段,减阻段外壁上涂覆有用于减少定位线和胸壁组织间阻力的减阻涂层。
优选的,所述减阻涂层为特氟龙涂层。
其中,所述定位线的外壁上设有便于直观判读置入体内深度的标识刻度。
优选的,所述锥台段的直径大端与所述锚固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总医院,未经北京航天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8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尿管气囊注液拔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推货仓车